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武,杨茂有,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1999
对中国境内不同时代人类牙齿测量数据的发析显示,中国古人类牙齿尺寸的总体演化趋势与世界其它地区人类一致,呈缩小变化,其中一个表现特点是中国直立人与早期智人在牙齿尺寸上不......
[期刊论文] 作者:刘武,杨茂有,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1991
本文根据十九组颅骨测量资料研究了现代中国人颅骨测量特征及其地区性差异。平均值对比、指数对比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颅骨特征呈现明显的南北地区性差异。北方人较南方...
[期刊论文] 作者:杨茂有,高振平,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1999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针刺对下丘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影响。 针刺组下丘脑弓状核内ACTH免疫反应神经元胞体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并且在室旁核及视上核内也出现许多ACTH免......
[期刊论文] 作者:陈彦东,杨茂有,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年份:2001
股深动脉起始于髂外动脉,实属罕见。教学过程中,在一例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女尸上,发现其右侧股深动脉高位起始,并分支异常动脉。现报道如下: 股深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2 c......
[期刊论文] 作者:高振平,杨茂有,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8
目前研究认为五羟色胺(5-HT)在中枢的生理作用是镇痛、调节体温、促进睡眠等。本研究对大白鼠烫伤后脑干5-HT含量变化进行研究,从形态学角度探讨5-HT能神经元在烫伤中的镇痛...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慰天,杨茂有,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正中神经返支的损伤被看作是致残性的、难以恢复。国内外学者对返支与腕横韧带的关系、返支在正中神经主干内部的自然分束情况、终末支分布的情况等研究较少。本文对正...
[期刊论文] 作者:杨茂有,李幼琼,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9
鼻窦内窥镜手术和显微鼻内手术近年来已有较大的发展,但这一区域位置较深、空间狭窄、解剖关系复杂,而且变异较大,故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十分必要[1,2,4]。CT与MRI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对病变定位、......
[期刊论文] 作者:杨茂有,陈国清,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刘武,杨茂有,等,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1989
本文对在长春地区收集的下肢骨进行了37项线性测量,统计分析显示,所有项目性别差异显著,采用单项指标性别鉴定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一些肢骨两端项目性别鉴定价值优于长度项目......
[会议论文] 作者:杨茂有,李一帆, 来源: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一帆,杨茂有,张志刚, 来源:当代医学 年份:2013
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了解人体解剖学教材的编写与建设,探讨教学方法的革新,有助于推进教材改革、教法改革和课程改革......
[期刊论文] 作者:杨茂有, 段晓英, 李铁,,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份:2011
目的明确"振阳穴"临床操作的最佳针刺深度和针刺角度,阐明"振阳穴"治疗阳痿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对30例命门火衰型阳痿患者进行临床针刺治疗,同时对进针的深度和针体与人体冠...
[期刊论文] 作者:刘武, 杨茂有, 王野城,,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1991
本文根据十九组颅骨测量资料研究了现代中国人颅骨测量特征及其地区性差异。平均值对比、指数对比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颅骨特征呈现明显的南北地区性差异。北方人较南方...
[期刊论文] 作者:刘武,杨茂有,邰凤久,, 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年份:1989
本文对135例(男69,女66)国人成年胫骨进行了12项测量。统计检验表明所有项目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按照判定破碎胫骨性别的需要,采用逐步判别分析和Fisher方法建立了17...
[期刊论文] 作者:杨茂有,刘武,邰凤久,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1988
对183例国人成年下颌骨的统计检验表明,13项测量数据中有12项性别差异显著。其中下颌枝高性别差异最为明显,其单项性别判别率达80%。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了11项判定国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武,杨茂有,邰凤久,, 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年份:1988
本文测量了85例国人胸骨(男52,女33)的全长、柄长、体长、柄最大宽、体最大宽、柄最大厚及体最大厚七个项目,发现所有项目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两性间重迭率较高,用单...
[会议论文] 作者:李一帆,杨茂有,陈东, 来源: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孙振山, 李一帆, 杨茂有,, 来源:当代医学 年份:2013
探讨了基于三维数字化人体平台的人体解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三维数字化人体平台的构建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操......
[期刊论文] 作者:孟凡洁,杨茂有,李一帆, 来源: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2012
摘要: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必要的形态学基础。为加强解剖学的课程建设和实践改革,对解剖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
[期刊论文] 作者:杨茂有,李一帆,孟凡洁,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探讨了解剖学课程体系建设六个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体现了以思维和能力培养为本的教学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解剖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