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0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学明, 来源: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杨牧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新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就杨牧少年罹难失学,青年流浪新疆,中年崛起诗坛的不平凡经历,总结并解析包括"政治现象"、"文化教育现象"、"诗人自我超越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高昌,, 来源:吐鲁番 年份:2006
杨牧是众多人都熟知的当代文化名人。也是众多文化人所仰慕的名人,杨牧生于1944年3月16日,四川渠县人,1960 年到新疆生活。在25年的边塞生活中,他做过工人,做过牧人,也做过石...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野,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4
杨牧的诗名鹊起于莽莽苍苍的西北,瞬间震动全国诗坛,远扬大洋彼岸.芬兰华裔奚梅芳编辑、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两百余万字的,便是明证.围绕着杨牧诗歌的评论也应声而起,...
[期刊论文] 作者:林平,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5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杨牧,由于采用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之长,其诗歌具有模糊美的审美特征.杨牧诗歌模糊审美的表现及特征主要体现在:返朴归真--约定的模糊美;想象联想--...
[期刊论文] 作者:骆寒超,, 来源:东吴学术 年份:2013
杨牧的人生经历曲折而又丰富多彩。二十岁时他以“盲流”身份浪迹新疆谋生,虽备受艰辛,仍能以一颗献身边疆建设事业之心,在戈壁荒滩上扎下根来,使这个巴蜀小伙融进多民族汇...
[期刊论文] 作者:杨牧, 来源:扬子江评论 年份:2013
[期刊论文] 作者:杨牧,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20
雏菊事件  一束雏菊被分离  分离的下午,远方  发生震撼人心的  事件。我犹在揣测  河水将如何载走  一叶小舟,楼上的人  将如何开始,然后  结束一首送别的歌  如何回头用双手捧着  一束被分离分离了的  雏菊,后悔不曾  教自己醒来,今早  ......
[期刊论文] 作者:杨牧,, 来源:新诗 年份:2014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安静,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1994
作为诗人的杨牧早已在台湾文坛和海外华文世界产生影响,而70年代以来,作为散文家的杨牧也已在海峡两岸引人瞩目。...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科平,,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2012
面对坎坷的人生际遇,杨牧以写诗寻觅精神的家园。正因为杨牧将边塞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所以,他诗作的审美特征有别于古边塞诗和其他新边塞诗。...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科平,,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杨牧的诗作达到了诗与生命同构的境界,他独特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感悟使其诗作形成了一种恢弘的阳刚之气。杨牧诗歌的阳刚之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势磅礴,格调高远;二是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16
近日,台湾诗人、台师大讲座教授杨牧,获2016年蝉奖肯定,瑞典蝉奖评审团主席赖斯·瓦格11日亲自至台师大颁发此奖及奖金予杨牧,他也是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台湾人。蝉奖创立于20...
[期刊论文] 作者:杨青,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杨牧组诗《边魂》的现代色彩杨青杨牧,1944年生于四川,14岁因诗罹祸。20岁独闯阳关,成为西部盲流中的一员。16年之后杨牧重新走上诗坛,成为在中国诗坛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新边塞诗派”的代...
[学位论文] 作者:苏矜运, 来源:南京大学 年份:2006
杨牧是台湾著名学者,早期以新诗创作见称,后期却并重散文与新诗创作。他以浪漫的笔调和对诗作、文学的热诚写下了一篇接一篇的散文。其中有他的理想,他对台湾土地的依恋,他反思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雨萌,,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奇莱书》(包括《奇莱前书》和《奇莱后书》)被普遍认为是台湾作家杨牧先生的自传式散文。《奇莱前书》以海洋开篇,也以海洋结尾,"海洋"是杨牧最常书写的意象。无论在写作内容上...
[期刊论文] 作者:杨牧,, 来源:新诗 年份:2014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黄晓东,, 来源:新疆社科论坛 年份:2009
本文从押韵方面、长句的整散形式、修辞格的选用等三个角度对杨牧三类新边塞诗语言风格手段使用上的差异所进行的微观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推衍出杨牧新边塞诗的语言风格特点,即...
[期刊论文] 作者:奚密, 来源:扬子江文学评论 年份:2020
——杨牧,《长短歌行·跋》  Ⅰ.导言  杨牧(1940-2020)具有诗人与学者的双重身份。作为诗人,他常被认为是台湾“学院派诗人”的宗师。这个称谓有时略带贬义,但是杨牧却毫不在意,甚至拥抱它。...
[期刊论文] 作者:陈义芝,, 来源:书城 年份:2009
一九八三年秋天杨牧开始台大客座教程,我在台北初次见到他,距离我在台中师专念书朗诵他的《歌赠哀绿依》得奖,已十二年。一九七一年,十八岁未满的少年,困居于中部宁静的校园,...
[期刊论文] 作者:孤岛,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论新边塞诗的文章曾有很多,但本文却第一次将杨牧、周涛、章德益等新疆三边塞诗人提高到哲学层次进行研究与剖析,认为杨牧以儒家意识为主,章德益则道家思想浓厚,周涛儒道相合并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