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樟法,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86
1979年Toscano等介绍一种越冬代棉红铃虫羽化进度的积温预报法,温度数据从1月1日开始,根据逐日最高和最低温度计算日度(热量单位),所用红铃虫发育起点温度T为In 1979, Tos...
[期刊论文] 作者:杨樟法,, 来源:科技简报 年份:1973
1967年~1968年在保加利亚西南部进行的实验室研究和田间调查,测定了温度对棉铃虫发育的影响及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在这个地区,一年发生三代和不完整的四代,蛹期越冬,在实验室,...
[期刊论文] 作者:杨樟法,吕仲贤,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90
棉红铃虫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幼虫为害棉铃所造成的损失估计,曹赤阳等曾作过报道。但用该逻辑斯蒂公式只能估计天气干旱、僵瓣很少的年份才接近实际损...
[期刊论文] 作者:杨樟法,吕仲贤,,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1
自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llaSaunders)性信息素应用于测报以来,先后在全省22个产棉县(市)推广应用。根据我们在慈溪、萧山、余姚、椒江、平湖等主要棉区10多年...
[期刊论文] 作者:吕仲贤,杨樟法,,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3
螟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分布,是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幼虫期的主要天敌,其平均寄生率在30%左右,对减轻当代玉米螟的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杨樟法,朱深甫,,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3
红龄虫是本省棉区的重要害虫,特别是第3代危害严重。据萧山县棉区调查,对第3代红铃虫不能及时防治的田块,棉花青铃被害率可高达90%以上,百铃活虫可达100条左右,棉花产量损失...
[期刊论文] 作者:杨樟法,朱深甫,,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84
红铃虫危害棉株蕾花引起蕾、花、铃脱落,对结铃和产量有无影响进行系统的观察。经三年试验获得一致的结果,红铃虫危害棉株蕾花所引起的脱落,对棉株结铃率影响无显著差异;对棉...
[期刊论文] 作者:杨樟法,朱深甫,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85
本省棉区第一代红铃虫发生少,为害经;二代明显上升,为害加重;三代虫量显著激增,严重为害中、上部青铃。如不及时防治,青铃被害率可在90%以上,棉产量损失为20%左右。因此查清红...
[期刊论文] 作者:吕仲贤,杨樟法,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95
植物的抗虫性主要表现为受遗传因素控制的遗传抗性和受环境因素控制的生态抗性两个方面。植物的抗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其抗性表达和抗虫幅度又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因......
[期刊论文] 作者:杨樟法,李金先,,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86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以作物群体为中心形成的,害虫的综合防治问题应与作物生产紧密结合。了解棉花生长和发育是设计与执行棉虫综合防治不可忽视的部分。棉红铃虫的防治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吕仲贤,胡萃,杨樟法,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在含糖量为22.27%,含氮量分别为1.69%,2.25%,3.01%,3.67%,4.42%和含氮量为3.01%,含糖量分别为13.14%,16.43%,22.27%,29.66%,32.49%的两个系列人工饲料上的取食选择、速率和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初孵幼虫嗜食高氮、低糖含量的饲料,而高龄幼虫则......
[期刊论文] 作者:吕仲贤,杨樟法,胡萃,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2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商品制剂问世已半个多世纪。因其杀虫高效、广谱、对人畜低毒、对天敌和植物安全,已成为害虫生物防治的首选杀虫剂。...
[期刊论文] 作者:吕仲贤,杨樟法,胡萃,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4
室内试验表明,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嗜食无毒棉品种。在12小时内5龄幼虫在无毒棉上的取食次数和总取食时间均显著比有毒棉上多,而首次取食与再次取食时间间隔却显著缩短。幼虫孵化后......
[期刊论文] 作者:吕仲贤,杨樟法,胡萃,,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6
本文对亚洲玉米螟在甜玉米、饲料玉米、无毒棉和有毒棉上的取食、生长发育和生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初孵幼虫嗜食无毒棉棉叶,3龄幼虫则喜食玉米心叶。5龄幼虫在甜玉米上...
[期刊论文] 作者:吕仲贤,杨樟法,胡萃, 来源:华东昆虫学报 年份:1995
为了探明玉米花粉对玉米螟幼虫期主要天敌螟长距茧蜂的营养效应,作者在田间养虫室研究了玉米花粉对螟长距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花粉液能明显延长螟长距茧蜂的成虫......
[期刊论文] 作者:吕仲贤,杨樟法,胡萃,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1995
研究表明,螟长距茧蜂发生主高峰期比玉米螟成虫高峰期大约推迟6-9天,与春玉米抽雄期相一致。玉米抽雄开花时绝大部分玉米螟幼虫处在易被螟长距茧蜂寄生的Ⅲ、Ⅳ龄。玉米开花后雄穗......
[期刊论文] 作者:吕仲贤,胡萃,杨樟法,,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6
以不同含量的氮和糖两个系列人工饲料为材料,研究氮,糖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所取食人工饲料中氮和糖含量的增加,幼虫存活率和体重随之增加,历期缩短,取食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杨樟法,吕仲贤,申屠广仁, 来源:农药 年份:1990
本省于1978年开始引进日本产氰戊菊酯农药,并在主要棉区进行田间试验及大田示范,1983年后全省棉区(除零星棉区)普遍推广应用。由于该农药广谱、高效、低毒并有增产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吕仲贤,杨樟法,叶恭银,吴晓晶,,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1
经生物测定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研究表明,棉红铃虫自然种群对拟除虫菊酯产生的抗性已达30.5倍;抗性的产生与棉红铃虫体内酯酶的总含量无明显关系,而与抗性种群中的E4...
[期刊论文] 作者:朱深甫,杨樟法,华阿菊,范高潮,,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74
我省棉区从1956年以来全面推广药剂治虫,对棉花增产起了显著作用。但随着喷药次数和药剂浓度的增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棉虫天敌大量被杀死,某些害虫(如棉蚜、红蜘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