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和继祖,,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1986
联合国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泰国培训计划主任、美籍华人杨又迪博士于1986年6月16日至18日应邀来我院访问,进行学术交流,并就蔬菜研究、人材培训和资料交流等方面充分交换了...
[期刊论文] 作者:彭玲, 来源:中国科技奖励 年份:2002
在2002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颁奖大会上,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屈冬玉博士用流利的英语生动介绍了杨又迪博士的成就,给全体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场受到大会主持人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培文,杨又迪,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7
大蒜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徐培文杨又迪杨崇良大蒜(AliumsativumL.)是一种在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全世界种植面积约为50万hm2,总产约为300万t。...
[期刊论文] 作者:徐培文,杨又迪,杨崇良,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7
大蒜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徐培文杨又迪杨崇良大蒜(AliumsativumL.)是一种在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全世界种植面积约为50万hm2,总产约为300万t。...
[期刊论文] 作者:杨又迪,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00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油料 年份:1986
联合国亚洲蔬菜研究和发展中心泰国培训计划主任杨又迪博士5月29日至6月3日访问我所。商讨大豆锈病合作研究有关事项,听取了我所由亚蔬中心提供的大豆品种观察试验报告。付...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科技奖励 年份:2002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代表中国政府向美籍华人农业专家杨又迪、加拿大籍华人电化学专家毛...
[期刊论文] 作者:梁燕,杨又迪,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1998
在泰国干旱季节,对ARC-AVRDC选育的32个大粒绿豆品系的16个性状与总产量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在大粒条件下,(1)单株产量和单株坐荚英数与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荚长,成熟天数,开花天数,植株成时的高度......
[期刊论文] 作者:梁燕,杨又迪,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1998
在泰国干旱季节,对ARC-AVRDC选育的32个大粒绿豆品系的16个性状与总产量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在大粒条件下,(1)单株产量和单株坐荚数与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荚长,成熟天数,开花天数,植株成熟时的高度......
[期刊论文] 作者:程须珍,杨又迪, 来源:遗传 年份:1998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个绿豆品种(系)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在选用的45个随机引物中,发现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有明显不同的扩增产物,抗豆象栽培品种与感豆象栽培品种间有一定差异。根据......
[期刊论文] 作者:杨又迪,刘广树, 来源:园艺学报 年份:2000
美国园艺学会于1903年6月30日在佛吉尼亚成立,现有会员5920人.  番茄、越桔和猕猴桃是美国的三大主要园艺作物.Thomas Jeffson于1710年将番茄引入美国,1847年开始在宾夕法...
[期刊论文] 作者:王述彬,PISSAWANChiemsombat,杨又迪,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1998
评价14个来自中国和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泰国区域中心(ARC/AVRDC)的辣(甜)椒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对黄瓜花叶病毒(泰国分离物)的抗性。用DAC-ELISA检测病毒。苗期,VC16a表现高抗,其余13个辣(甜)椒品种病率为66.7%~100%,均归为......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兰香,田如燕,杨翠荣,杨又迪,,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6
1990—1994年,对中国北方15省(市)番茄4种主要病毒种类进行了普查,在3761份样本中,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检出率分别为34.5%—65.7%和11.6%—62.6%,马铃薯X病毒...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兰香,杨荣昌,李树德,徐鹤林,杨又迪, 来源:园艺学报 年份:1996
1990-1995年间,首次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番茄TMV进行基因型株系分化的研究,在695个TMV纯化分离中鉴定出了TMV-0、1、2和1.2株系,其中0株系分布最广,是19个省(市)的优势株系,占当地TMV分离物的50%以上;1株系分布也很广泛,是11个省(市......
[期刊论文] 作者:程须珍,王素华,金达生,王泮龙,杨又迪,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03
豆象是绿豆主要仓储害虫,目前生产上尚无可直接利用的抗豆象品种.本文通过对20个抗豆象育种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抗病虫及抗逆性综合分析,发现参试品系多属早熟、大...
[期刊论文] 作者:程须珍,王素华,金达生,杨又迪,吴绍宇,周吉红,,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年份:2001
绿豆象(Callos0bruchun chinensis L.)是豇豆属豆类作物重要的仓库害虫.本研究通过抗豆象杂交育种后代VC1973A/TC1966 F1、F2和VC1973A/(VC1973A/TC1966 F2)BC1F1及TC1966/(V...
[期刊论文] 作者:程须珍,王素华,吴绍宇,周吉红,王述民,杨又迪,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5
采用PCR分子标记技术,对16个绿豆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分析.在选用的56个随机引物中,发现抗豆象品种与感豆象品种间有一定差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它们分成抗豆象野生种(TC196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