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韦伟,李怀志,吴忠铭, 来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99
华支睾吸虫病是本市流行较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60年代以前流行情况不明,1961年李雪翔、杨兆莘等揭示本病在本市的流行概况。70年代吴忠铭、徐伏牛等在本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兆莘, 来源: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年份:1997
【正】 各位代表、同志们: 1997年即将过去,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大家从全省各地汇聚到芜湖,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全省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议,对此,我谨代...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兆莘,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62
有关钩蚴培养几种因素的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1992
结膜吸吮线虫的终宿主除人体外,一般文献记载主要为犬、猫和兔,国外有的文献认为也可寄生于猴、鼠和狐等野生动物的眼结膜囊内。为了查明结膜吸吮线虫的保虫宿主种类,对...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生命科学 年份:1995
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的生活史研究成果报告王增贤,杨兆宰(安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230032)结膜吸吮线虫病是由该线虫寄生于人和犬等动物限内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在我国分布广泛,据......
[期刊论文] 作者:蒋作君,杨兆莘,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1
寄生虫病免疫学诊断现状的改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试剂的改善。在检测寄生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免疫学诊断中,所用抗原已由粗制抗原发展至纯化抗原,从天然抗原发展至...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兆莘,王增贤, 来源:安医学报 年份:1979
孟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 man—soni)由孟氏裂头绦虫(孟氏迭宫绦虫Spirmetra mansoni)的蚴虫——裂头蚴(Sparganum)寄生于皮下、肌肉、眼部及腹腔等处组织内所引起。本病在...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1993
以结膜吸吮线虫产在家兔眼分泌物仙的初产蚴和解剖雌虫子宫内的幼虫,喂饲实验室繁殖的变色纵眼果蝇进行感染,证明了变色纵眼果蝇可作为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的是间宿主。经终宿主眼......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1993
以结膜吸吮线虫的感染期蚴和当天自然感染犬眼的小童虫,植入实验动物限结膜囊内,经平行观察,证明发育到成虫产蚴所需最短时间为35—36天。除对感染期蚴进行大小测定和形态特...
[会议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次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沈际佳,杨兆莘,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8
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IEST法,观察了班氏丝虫病人未经治疗者107例、治后1年微丝蚴阴转者35例和治后3年者112例血清IgG、IgE和IgM抗体水平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未经治疗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兆莘,陈启仁,, 来源:安医学报 年份:1961
钩虫病的实验诊断,向来以虫卵浮集法检查的阳性率较高。1954年,浙江省卫生实验院用不同大小的试管作钩虫卵培养,获得成功后。1955年(?)人原田也曾有过用试管滤纸法作娄检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1990
自从Stuckey(1917)在我国发现人体结膜吸吮线虫(Tkelazia callipaeda)病例以来,对本虫的中间宿主问题一直是寄生虫学科中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讨。F...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3
在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区,对变色纵眼果蝇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它出现于5~11月,高峰季节为6~9月。与本病在犬中的流行季节相一致。10月份此种果蝇在室温下可越冬,有19%能存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9
自从Stuckey(1917)在我国发现结膜吸吮线虫病例以来,对于本虫的中间宿主问题,一直为寄生虫学工作者们所关注,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讨。Faust(1928)曾以蟑螂作过人工感染...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安徽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5
结膜吸吮线虫成虫和初产蚴的体表超微结构用扫描电镜进行了观察,证实成虫口孔呈六边形。外环乳突4对,每对为大小各1个。头感器1对,呈裂隙状开口。颈乳头1对形似乳房状。成虫...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兆莘,陈启仁,, 来源:安医学报 年份:1961
寄生于人体的球虫为肠内寄生性原虫,在动物学分类上属球虫目(Coccidia)、爱美耳科(Eimeriidae)等胞属(Isospora),学名为人等胞子球虫(Isospors hominis)。人体感染甚少见,在...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安徽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4
随着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在一些地区用粪检法已经很难查出病人,直肠活组织检查常被用作追查病人的重要手段。而血吸虫卵在组织内的演化过程和形态变化极为复杂,直接...
[期刊论文] 作者:沈际佳,杨兆莘,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8
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免疫酶染色技术(IEST),检测班氏丝虫微丝蚴阳性病人107例及治疗后一年微丝蚴阴转者35例和治后三年者112例血清特异IgG、IgE和IgM抗体水平,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贤,杨兆莘,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5
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移植在兔眼内后,虫的存活时间长达23个月。在20℃生理盐水内,成虫可存活58小时,但存活48小时的虫体已失去寄生能力。虫卵在子宫内发育为幼虫,并具有由卵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