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佩国, 来源:中国减灾 年份:2012
2012年9月11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亚洲巨灾综合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研究”验收会议在北京召开。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巡视员闰金,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
[期刊论文] 作者:杨佩国,, 来源:中国减灾 年份:2015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智库"则是大量智力资源集结和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杨佩国, 来源:中国减灾 年份:2014
回顾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可以看到,论坛关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国际进展和未来走向,交流最新的思想理念和科研成果,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
[学位论文] 作者:杨佩国,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2004
本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考考赖沟流域为例,利用GIS技术,针对研究区自然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以估算研究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为目标,对研究区土壤水分补给量、植被生......
[学位论文] 作者:杨佩国,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年份:2007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和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资源。水资源通常存在于特定的流域内,流域往往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我国是......
[期刊论文] 作者:吕爱锋,杨佩国,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目的]从区域的角度来探讨森林火灾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耦合站点气象数据、我国森林分布数据以及我国森林火灾季节月份分布数据,获得了气温和降水在每个省森...
[期刊论文] 作者:吕贻忠,杨佩国,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4
本研究针对鄂尔多斯沙地生物结皮进行调查,利用人工喷水模拟降雨分析结皮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结皮能显著地降低土壤水分的入渗速率.在去掉结皮时,表层下5 cm...
[期刊论文] 作者:吕爱锋,杨佩国,,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目的]从区域的角度来探讨森林火灾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耦合站点气象数据、我国森林分布数据以及我国森林火灾季节月份分布数据,获得了气温和降水在每个省森...
[期刊论文] 作者:李静,赵庚星,杨佩国,,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6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物光谱特征混杂严重、土地利用/覆被遥感信息提取对目视解译依赖程度高的特点,文中以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垦利县为研究区,尝试将基于知识的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应用于该地区.通过对地物光谱特征的深入分析,建立了多个专题信息提取模型,辅助进行旱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杨佩国, 靳京, 赵东升, 李静,,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16
基于历史暴雨洪涝灾情数据构建脆弱性曲线,定量研究北京市在不同降雨量下的宏观脆弱性。分析显示,在现有的抗灾能力下,相同降雨量所导致的农作物受灾率值最高,死亡失踪率值最...
[期刊论文] 作者:杨佩国,胡俊锋,刘睿,, 来源:测绘科学 年份:2013
本文以我国自主研发的HJ-1B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其热红外影像、基于JM&S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2009年5月20日河北省涿州市和高碑店市的农田地表温度。最后将HJ-1B IRS影像的地表温度反演结果与同时相Landsat TM5影像的反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胡俊锋,杨月巧,杨佩国,,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
[期刊论文] 作者:杨佩国,李保国,吕贻忠, 来源:干旱区研究 年份:2004
基于毛乌素沙地的野外观测资料,对毛乌素沙地典型地形断面土壤水分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可划分为土壤水积聚期、消耗期和稳定期;根据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可把土壤剖面划分为土壤水分易变层、利用层和调节层;沿着坡度减小的方向,各地形断面对应......
[期刊论文] 作者:李静,赵庚星,杨佩国,马淑惠,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份:2008
黄河三角洲地区受人类活动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以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垦利县为例,通过对1987--200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
[会议论文] 作者:胡俊锋,杨佩国,张宝军,李仪, 来源:第一届海洋防灾减灾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是反映一定区域在防灾备灾、应急处置、救援救助和灾后重建等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能力,如何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找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薄弱环节,对于加强国家和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评价综合减灾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评价区域......
[期刊论文] 作者:胡俊锋, 杨佩国, 杨月巧, 武建军,,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2010
构建了防洪减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对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方法研究,最后以淮河流域中游为例,对该区域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
[会议论文] 作者:胡俊锋,杨佩国,杨月巧,武建军, 来源: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年份:2010
本文构建了区域防洪减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对区域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方法研究,以淮河流域中游为例,对该区域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胡俊锋, 张宝军, 杨佩国, 邹乐乐, 李仪,,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2013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是反映一定区域在防灾备灾、应急处置、救援救助和灾后重建等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能力,如何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找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薄弱环节,对于加...
[期刊论文] 作者:杨佩国,胡俊锋,于伯华,宋伟,李静,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以EM—DAT(OFDA/cRED国际灾害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洪涝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亚太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亚太地区洪涝灾害呈明显上升......
[期刊论文] 作者:胡俊锋,杨佩国,吕爱锋,张宝军,李仪,, 来源:灾害学 年份:2014
分析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内涵,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各类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综合减灾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5个一级指标,运用解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