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自育,翟玉莲,, 来源:棉花 年份:1960
我所根据中棉所杜春培同志的介绍,采用了印度 K.G.DE...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5
1954年由于气候不良,某些地区棉花生长发育不良,影响今年棉子数量不足,品质低下。据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测定,一般霜前花发芽率只有33—64%,而且发芽时间拖拉甚长。由江苏调拨...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5
棉花春化处理。苏联在棉花比较晚熟地区,已广泛地推行。我国近年来,已逐渐从摸索,进入到正式应用阶段。春化处理,初看,技术似很难掌握。但最近二、三年来,由于各地工作同志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62
1946年起,我们在北京进行了棉种貯藏方法的研究,共有三个试验。其中一个是新布置的,两个度验系利用旧有材料。兹将三个试验材料的测定结果,分述于下。试验一:1947年以在种子...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4
任何一个优良品种,年代种得一久,就会发生变异。因而须经常加以整理,并从原有基础上加以提高。整理的方法,苏联专家提托夫,在新疆所採用的,为在品种内,选择为数较多的单株,...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52
为达到棉花丰收的目的,做好保苗是一项极基本的工作。保苗须做到及时播种、迅速出士、棉苗整齐不缺等。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必须自前一年多季开始即有计划地很细致地来做。现...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59
棉粮两熟是我国农民创造的一种优越的栽培制度,南方的湖北、江苏、四川等省,素来盛行棉粮两熟,湖北在1957和1958年都获得了棉粮两熟双丰收。北至北纬40°的河北平谷县,多年...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58
播前晒烘棉种,为苏联先进经验。据说播前10—30天,每天晒4—5小时,晒4—12天,或用30°—40℃烘20小时,可提早出苗两天,多出苗10—15%,提早成熟1—2天,每亩可增产13斤籽棉左...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53
解放后,由于人民生活逐渐好转,对于衣着,和对于其它日用品一样,日益要求美观和耐用,因此我们须供给纺织厂以更细、更长、更整齐、成熟度更好的原棉。做好棉花田间选种,和提...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6
今年棉花自播种后,气温虽比平常年稍低,但棉花生长很正常,只是发育比较晚些。以北京京郊地区来说,7月下旬以前,蕾铃脱落率还不到10%。自7月30日起至8月10日止,这12天内,每日...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51
先来谈谈选种的目的和一般选种的方法。选种的目的,为在一定产量的水准上,求品质的整齐。品质包括绒长、粗细等。我国目前,以绒长整齐为主要目标。不同品种,绒长亦不同,这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4
今年棉花播种后,阴雨连绵,除草治虫工作,多未能及时进行,生育受阻,成熟延迟。以开花期来说,比常年延迟10天半月。7—8月间,经各地党政机关,大力号召除草、培土和增施追肥,情...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7
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高低,与品种品质的好坏,有极重要关系,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例如在河北通、津、唐一带,密字棉103号,无论在产量和成熟期上都比当地的推广种斯字二比和斯字...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4
解放后,党和政府即正确地号召了田间选种,这对于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高,起了巨大的作用。现在由于互助合作运动,迅速发展,以前所采用的选种方法,已逐渐不适应,而应...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4
苏联专家卢森科同志,在1951年所写的“棉花栽培技术要点”里提出了棉花在播种前晒种的问题,他提到:“在华北地区,棉花收获时期,正是气温日渐降低,湿度日渐增高的时节,因此往...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51
杂交优势这一个事实,己为众所周知,但在棉花上有无利用价值,则尚缺乏确定性的研究。因为一般认国棉花去势和授粉的手续,不如玉米简单。我们自1947年起,进行了这一研究The...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4
种蝇老乡叫做土蝇,比家蝇稍小,体较狭,春暖后,在粪堆和肥料上经常可以见到。从前我们对这小昆虫没有加以注意,1951年才发现他为害棉苗。那年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几十亩的棉...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4
施用666毒谷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金针虫等,是我们所熟知的。这三种害虫有时也为害棉苗,使棉田发生缺株,因而自1952年起,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棉作室每年照例将毒谷...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4
宪法草案的公布是多么令人欢欣振奋的大喜事!我们的宪法草案揭穿了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虚伪本质,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标榜民主的美国来说,每隔4年选举一次总统,亦...
[期刊论文] 作者:刘毓湘,杜春培,,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5
1954年秋季雨多天阴,棉株发育不够正常,河北北部,10月初,即下了枯霜。当时吐絮铃,平均只10%左右。无论早收或晚收的棉种,即以第一次所收的论,比1953年同期收的棉花发芽率和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