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炼铁 年份:1985
高炉大型化,炉体寿命有所降低(6年左右)。国外特别是日本进行了许多调查研究与试验改进工作,大型高炉炉龄延长了,八十年代炉龄可达10年,而且一代无中修,只是晚期喷补炉衬1~2...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钢铁 年份:1981
近几年,国内高炉上、下部调剂技术有较快的发展。七十年代,国外高炉操作者也注意到控制炉料分布、炉热与送风技术的重要性。在没有使用可调炉喉导料板与无钟炉顶的情况下,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炼铁 年份:1986
高炉大型化以后,高炉座数减少,每座高炉风口数量增多,加以热负荷增大,更换破损风口休风次数频繁,严重影响铁产量与炉况稳定,因此日本二十多年来进行了大量延长风口寿命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炼铁 年份:2004
美国是世界三大产铁国家之一.1973年产铁9150万吨.由于市场不景气与废钢多(1975年美国吨钢耗铁647公斤,废钢500公斤),1980年减产至6246万吨,居世界第三位.美日苏三国历...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首钢科技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首钢科技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钢铁 年份:1995
首钢4号高炉1993年9月1 ̄30日高炉利用系数2.61t/(m^3·d),[Si]0.237%,[S]0.0186%。其主要措施是执行高碱度、勤调微调、大风量、高风温、精料与大料批、多环分装的操作方针。......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钢铁 年份:1992
首钢3号高炉实现了开炉强化冶炼和持续高产。开炉后第10天的利用系数达2.514t/(m~3·d),以后增至2.633 t/(m~3·d)。其主要措施是执行了大风量、高风温、精料、富氧...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冶金能源 年份:1989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节能降耗”是我国既定的节能政策。为让人们了解高炉的增产节焦是怎样与炼铁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以及有哪些炼铁技术可用来提高自己工厂的高炉生产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钢铁 年份:1990
本文回顾了40年来我国炼铁工业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的四个阶段。指出了精料、控制炉料分布、富氧喷煤、强化冶炼、炉顶高压、高风温、低硅冶炼、二次能源回收及自动化等是促进高...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吉林冶金 年份:1996
首钢新3号高炉低Si低S生铁持续高产的措施主要是:提高炉渣三元碱度至1.45;大料批与多环往复布料;勤调微调炉况。...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吉林冶金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吉林冶金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炼铁 年份:1989
概述了近20年日本高炉寿命不断提高的情况,70年代平均炉龄为6.24年,80年代1981~1984年为7.74年,1985与1986年7座高炉平均炉龄10年以上,至1987年8月9座3223~5070m~3高炉平均炉龄...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炼铁 年份:1989
高炉强化冶炼除了精洒、炉料分布控制、高压炉顶、高风温等技术外,富氧和喷吹燃料是主要的技术。富氧可使高炉大幅度增产,喷吹燃料可置换大量焦炭,二者相辅相成,还可提高煤气...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炼铁 年份:1989
本文概述了我国高炉工艺与装备的水平、高炉现代化及今后设想。笔者认为,与国外比较,我国高炉工艺只是中上水平,落后于日本二三十年,与苏联差不多;装备属中下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炼铁 年份:1993
本文介绍了首钢高炉推行矮胖炉型,坚持超高冶炼强度操作,为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并提出高炉生产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炼铁 年份:1991
本文对首钢4号高炉1990年3,4月份高冶炼强度操作实践作了初步分析。作者认为,提高冶炼强度与降低焦比同时并举的操作方针是可行的。文章还指出了强化冶炼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会议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全国炼铁学术年会 年份:1986
[会议论文] 作者:李马可, 来源:一九九三年炼铁学术会议 年份:199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