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田涛,,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1
左联著名老作家李辉英于五月一日在香港逝世了。李辉英的逝世,使我回忆起他的许多往事。人过花甲,总爱回忆往事,特别是当一个老友逝世以后,他的可歌可泣的事,就涌出脑海来。...
[学位论文] 作者:邓微,,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2017
李辉英是东北抗战文学的先声,最早将创作视角投向被日本侵略的东北大地,开创了以东北人民抗日为题材的抗战文学创作。1972年,李辉英的第六部抗战长篇小说《前方》出版,为他五...
[期刊论文] 作者:李洁容,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群中的李辉英,到香港后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本文试从近年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名流》及其在香港一些报刊上发表的部分短篇小说,探索一下李辉英在香...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宗隽,吕宗正,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5
【正】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深深地怀念为中国抗战文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东北爱国作家李辉英。 吉林省籍香港作家李辉英(1911—1991)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
[期刊论文] 作者:范庆超,,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抗战时期的李辉英始终带着一种强烈的家国、社会与民族担当进行写作,体现了一个满族作家可贵的中华情怀与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精神。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怀和精神,李辉英能够深刻演...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夏,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李辉英编辑。  李辉英(1911-1991),原名李连萃,笔名有梁晋、叶知秋、东篱、南峰、西村等。吉林吉林(今永吉)县人。1927年,考入上海立达学园,毕业后人中国公学。...
[学位论文] 作者:刘青,,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20
李辉英香港时期小说创作是其一生文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的香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意识形态管制相对宽松,只要不对公共安全造成影响,不论是左翼还是右翼都可以相对自由地发声。...李辉英的创作在此基础上结合香港本土的特质,创作了一批既能适应香港商业化社会环境又能承担严肃的社会责任的现实主义小说,这是李辉英后半生重...
[期刊论文] 作者:锡金,,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84
李辉英1950年离开东北师大去香港,这事校内大约只有吴伯箫和我知道。伯箫是给他办手续的,我则是由于他和张...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宗隽;吕宗正,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吉林籍香港资深爱国作家李辉英,1950年秋赴港,至1991年在港去逝。在港40年,一直勤奋写作,著作等身。在这40年,他出版反映香港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有短篇小说3部,中篇小说9部,长篇小说2部。...李辉英还是香港优秀的散文家,《乡土集》中许多散文是中国当代散文中难得的美文。...
[期刊论文] 作者:包万泉, 来源:满族研究 年份:2001
李辉英.满族作家,他一生的创作以地域而论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大陆时期和香港时期.他的小说作品大都以反映抗战题材为主,他还有大量散文创作.以及一些创作技巧等方面的论著....
[期刊论文] 作者:徐塞,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现已移居香港的李辉英,是吉林省永吉县人,他是在一九五○年从东北南下香港的。这是一位为抗战文学作出过贡献的十分勤奋的东北作家。李辉英是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
[期刊论文] 作者:张恒春,, 来源: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李辉英,对于内地青年读者来说也许是个生疏的名字,但却为年老的读者所熟知。一九八○年,丁玲曾在《关于左联的片断回忆》一文中,忆起李辉英创作的起步。她说:“我编《北斗》...
[期刊论文] 作者:陈思广,,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李辉英是一位身跨现当代地跨大陆与香港两地的抗战小说家,他的抗战长篇小说创作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艺术成就。他全景式地展现了从抗战前到抗战后,从前线到大后方中华民族救亡...
[期刊论文] 作者:杨慧,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李辉英是19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一个独特的存在,而研究者大多将其视作一位先声夺人但却终附骥尾的作家,这既未能揭示其文学特质,也遮蔽了彼时抗日叙事的多重面向。...通过考察其《最后一课》的叙事特征与建构过程,可见与萧军、萧红等流亡来沪的东北作家不同,李辉英在上海完成思想启蒙、学术训练与文学准备,并在以丁玲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引领下实现文学转向,可谓"东北作家群"中的"...发轫于《最后一课》,继之以《地理课》《半天的功课》《这样的地方》《女学校中》《校长》《某校记事》等文本,在李辉英笔下形成了一...
[期刊论文] 作者:戴言,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李辉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群里的一位作家。自一九三二年发表反映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万宝山》以来,五十多年共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八部中篇小说集、九本短篇...
[期刊论文] 作者:朴哲希, 倪卓,, 来源: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2019
李辉英是为数不多的能描绘出不同类型朝鲜人形象的中国现代作家。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采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朝鲜人形象类型,结合作...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重阳,, 来源:民族文学 年份:1992
据文艺报载,老作家李辉英在香港逝世了! 但是,直到今天,这位奋战文坛五十余年。曾以自已的小说创作发出反帝的最早呐喊,以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万宝山》成为抗日文学的先声的...
[期刊论文] 作者:闫秋红,,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04
东北作家群的重要成员李辉英,1950年移居香港后积极融入香港生活,逐渐地实现从东北作家到香港作家身份的转变。他的短篇小说以温婉幽默的写作姿态再现了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繁...
[期刊论文] 作者:王吉有,,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87
“在文坛上勤奋耕耘五十余年而不辍的李辉英先生,他的第一部以抗战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万宝山》创作于一九三二年的三月至五月间,出版于一九三三年三月,比《八月的乡村》、《...
[期刊论文] 作者:张珂,,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中国东北作家李辉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最后一课》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从人物形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