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荣兴,李小萍,李裕棠,李锦明,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5
不同药物对马来微丝蚴血症小鼠的实验研究刘荣兴,李小萍,李裕棠,李锦明多年来研究人体丝虫的动物模型主要限于沙鼠-按蚊系统。由于沙鼠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实验处理不便。因而寻求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棠,,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8
原虫感染:阿米巴病:Nitroimidazole衍生物是治疗侵袭性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对有症状的肠阿米巴病用灭滴灵或替硝唑。对带包囊者用二氯尼特糖酸酯(Diloxanide furoate)或甲...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棠,,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6
大白鼠对伯氏疟原虫的易感性随鼠龄的增长而明显降低。以不同年龄组(30、50、100天)的鼠定量感染伯氏疟原虫,这3个年龄组的鼠在感染后48~72小时内原虫增殖率都是一致的,在这...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棠,,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6
疟疾获得性免疫机理的研究指出,保护性抗体对细胞内原虫无作用,但可阻止裂殖子释放入血浆后的发展。有人观察到免疫血清可凝集游离的裂殖子,并且阻止其附着于易感宿主红细胞...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棠,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57
[期刊论文] 作者:刘荣兴,李裕棠,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9
多年来研究人体丝虫的动物模型主要限于沙鼠-按蚊系统。由于沙鼠来源有限,代价大,实验处理不便,因而寻求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报道不同虫龄的马...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棠,刘荣兴, 来源:动物学报 年份:1989
于长爪沙鼠体保种的周期型马来丝虫,其感染性幼虫(100条/只)接种于BALB/cCR和BALB/cJ两株小鼠腹腔内,都获得感染成功。在95只BALB/cCR株鼠(45,50)中,显性感染者8只(4,4),占8....
[期刊论文] 作者:刘荣兴,李裕棠,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2
小鼠感染旋毛虫后,于成虫期用复方甲苯咪唑乳膏涂肤剂50mg/kg×1d,减虫率为97.3%;幼虫移行期和成囊期用复方甲苯咪唑乳膏涂肤剂25mg/kg×7d,减虫率达100%和99.7%。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朱定球,李裕棠,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份:1964
波氏阿米巴(Endamoeba polecki Prowazek1912)的人体感染可能并非罕见。由于此种阿米巴所形成的单核包囊,在碘液染色涂片中颇难与痢疾阿米巴区别,因而在诊断中易被忽视。国...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宝成,瞿逢伊,李裕棠, 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0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tudies on the changes of serum specific IgM andIgG,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tibody level and infected worm stage of Brugiamalay...
[期刊论文] 作者:刘荣兴,翟逢伊,李裕棠,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5
本文报道甲苯咪唑(22.5mg/kg·d×7),盐酸左旋咪唑(15mg/kg·d×7),以及上述两药复方(甲苯咪唑22.5mg+左旋咪唑15mg/kg·d×7),对BALB/cCR小鼠模型体内周期型马来丝虫的实验疗效。实验治疗前5d,用长爪沙鼠保种的9d龄马来丝虫移植于BALB/cCR小鼠35只......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棠,秦一中,瞿瑶,龚建章,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1
自从中南美洲及东南亚地区陆续报道有抗氯喹的恶性疟以后,近几年在我国海南岛及云南省边陲也相继发现了抗氯喹恶性疟。寻找高效、低毒、对抗药性疟疾有效的新药成为当前疟疾...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棠,秦一中,瞿瑶,龚建章,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份:1981
自从中南美洲及东南亚地区陆续报道有抗氯喹的恶性疟以后,近几年在我国海南岛及云南省边陲,也相继发现了抗氯喹恶性疟。寻找高效、低毒、对抗药性疟疾有效的新药,已成为当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宝成,瞿逢伊,李裕棠,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本文报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长爪沙鼠及BALB/cCR小鼠经不同途径感染周期型马来丝虫3期幼虫、微丝蚴和成虫后,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变化规律,以及抗体水平变化与感染...
[期刊论文] 作者:刘荣兴,李裕棠,李锦明,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7
长爪沙鼠体内的周期型马来微丝蚴(mff)在6株小鼠体内均可存活相当长的时间,以在SMMC/B株鼠血内存活期较长,密度也较高。接种量多者(2×10~5条/只)最长存活达150d。mff在重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宝成,瞿逢伊,李裕棠,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8
本文报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长爪沙鼠及BALB/cCR小鼠分别经腹腔感染周期型马来丝虫3期幼虫、静脉注射微丝蚴和腹腔移植成虫后,血清特异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enzy...
[期刊论文] 作者:戴祖瑞,陈林,李裕棠,龚建章, 来源:药学学报 年份:1983
本文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斯氏按蚊对食蟹猴疟原虫的感染率为77±0.15%;恒河猴易感性强,对照组的感染率非常稳定,用10~5个以上子孢子静脉接种恒河猴可100%获得感染。在食蟹猴疟原...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棠,陈林,戴祖瑞,龚建章,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4
实验观察羟基喹哌(IIPQ)及其磷酸盐(HPQP)的抗疟活性。二药对plasmodium berghei的正常株的ED50低于磷酸氯喹(CQP)的ED50,对抗氯喹株感染的小鼠也有高度的抑制疗效,与CQP仅...
[期刊论文] 作者:戴祖瑞,陈林,李裕棠,龚建章,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3
在一定条件下,斯氏按蚊对食蟹猴疟原虫的感染率为77±9.15%;恒河猴易感性强,对照组的感染率非常稳定,用10~5个以上子孢子静脉接种恒河猴,100%可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林,戴祖瑞,李裕棠,马志明,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1
自五十年代初期磷酸伯氨喹啉开始用于治疗疟疾以来,至今仍是唯一有效的根治药,但由于其疗程过长、毒性较大,不适于防治的需要。为此,一直在改造它的化学结构,以寻求高效低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