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生产力研究 年份:1994
计划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其方向李蕴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国家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初...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86
本刊记者李蕴清报导:记者最近同无锡油泵油嘴厂部分班组长就班组如何推进管理现代化进行了一次座谈。这些同志工作在企业的最基层,他们的发言对我们加强班组建设,推进管理现...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86
最近,本刊记者李蕴清就培训中高级经济管理干部问题,访问了国家经委经济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李廷武。记者:廷武同志,请您介绍一下国家经委培训中心创建的出发点好吗?李:国家经...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88
今年三月,我们在联邦德国的幕尼黑参观了一家模拟培训场所。这是一家由劳工总会专为失业者开办的职业培训场所。招收的都是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学费和生活费全部由劳工局提供。...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90
元旦前夕,记者采访了国家一级企业——上海协昌缝纫机厂。这是一家具有70年历史的老企业。其生产的蝴蝶牌缝纫机在国内久负盛名。1956年,产品开始少量出口,进入80年代后...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 年份:1995
日本社会保障的宗旨是:“对于疾病、负伤、生育、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方面和国家直接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援助,保障......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 年份:1995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局面,对于调动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改革和发展的顺利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求知 年份:1994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91
1990年,对于所有的工业企业来讲都是极其困难的一年。但是,同样的困境,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方寸不乱,仍然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南京热水器厂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全国有150余...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刊授党校 年份:1996
本期继续刊发《宏观经济管理学》的辅导文章,请国家计委的有关人士撰文,阐述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以配合学员学好教材。In the current issue of “Macroeconomics...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90
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应当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的调控职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大连市市长魏富海。魏市长说,大连是一个工业城市,是我们国家对外开放...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91
“金马奖”——中国企业管理的最高荣誉奖,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驰名中外。中国大地上,数十万企业为之倾慕,为之吸引,为之拼搏,为之振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90
攀枝花又名英雄花,盛开的时候是火红的。用她来为钢铁公司命名,足见命名者的心愿。在英雄花盛开的时候,记者来到了攀枝花钢铁公司。她位于川滇交界的金沙江畔。这儿山岭纵横...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88
人们信奉向管理要效益,信奉被先人和今人,被外国人和中国人反复证实了的管理原理和方法。但是,人们在将这些管理原理和方法付诸实施的时候,面对现实的种种矛盾,却会产生两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90
55岁的侯树庭是上海第五钢铁厂的创业者。32年来,先后担任过见习工长、值班工长、总工长、车间主任,做过技术员、技术组长、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厂长,整整炼了32年...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宏观经济管理 年份:1993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策中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它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90
国民经济膨胀—紧缩—再膨胀—再紧缩的怪圈象无情的大海,将数十万个国营的、集体的企业,时而推上浪尖,时而推入波谷。企业真是(口尝)够了酸甜苦辣。眼下则正是企业骤然落入...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90
“备战备荒,靠山隐蔽,”这是我国60年代初期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这样一个思想指导下,3000多名来自鞍钢、本钢和首钢的钢铁大军,开赴距西宁市11公里的西川,成为西...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蕴清,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1991
出太原向南200公里的上党盆地中部,有一座现代化的煤城——山西潞安矿务局。1963年,国家经委在全国工交战线树立了勤俭办企业的5面红旗,潞安矿务局的石圪节煤矿是其中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王成章,李蕴清,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年份:199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