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1997
地幔对流(讲座)李荫亭(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引言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与发展一直同地幔对流的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地幔对流研究已成为当代地球科学中的一个基础性课题...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0
动态地幔柱模式被广泛用于讨论地球科学中的一些重要课题,如巨大火成区的成因,冈瓦纳古陆解体的原因,板块内中小尺度动力过程的驱动因素等.但是这个基于实验研究而建立的模式中,忽......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1997
Morgan提出地幔柱假说之后,基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的定常地幔柱模式研究,认为地幔柱是地幔对流的一个组成部分。组分差异驱动的地幔柱模拟实验结果,限制了地幔柱在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86
数值实验是地幔对流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概述了近二十年地幔对流研究的主要进展,介绍并评价了每个研究阶段所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想。最后,着重讨论了上地幔与全地幔对流的论争。......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 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 年份:1988
我州绵羊改良工作是一九五五年开始的,先后引进新疆细毛羊,苏联高加索细毛羊与蒙(藏)母羊交配,杂种后代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但由于客观方面的一些原因,改良工作进展甚...
[会议论文] 作者:李荫亭,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3届年会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P.Janle,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8
热和组分密度异常共同驱动的动态金幔柱解析模式给出金幔柱在金幔中上升的历史.当金幔柱到达岩石层底时其头部的特征量是5个独立变量的函数:(1)金幔柱起源的深度;(2)金幔粘性系数;(3)源温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 关德相,,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80
湍流中悬浮颗粒运动规律的研究,对于激光测速、空气污染、云雨形成及泥砂沉积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湍流脉动对悬浮颗粒的带动程度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湍流脉动的...
[期刊论文] 作者:姜芳仪,李荫亭,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B 年份:1990
The evolution of the upward migration of the magma is a nonlinear and unstable problem in mathematics. It is difficult to solve it. And using the numerical meth...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R.O.MEISSNER,薛恩,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B 年份:1983
The parameters at the symmetrical axis of a cylindrical plume characterize the strength of this plume and provide a boundary condition which must be given to i...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R.O.Meissner,薛恩, 来源: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年份:1984
本文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出发给出了粘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牛顿流体的柱状上涌流的细致的力学结构和热结构,并对二组流变参数算出了各种深度上的上涌速度、温度和粘度的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关德相, 来源:科学通报:英文版 年份:1980
The problem of motion of particles suspended in a turbulent medium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y of laser velocity measuring technique, atmosphere...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R.O.Meissner,薛恩, 来源: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年份:1983
本文对地幔粘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牛顿流体,求得了控制上涌流动的流体力学方程组在对称轴处的渐近解。从而得到了对称轴上温度、上涌速度和粘度随深度的变化。计算结果对二...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关德相, 来源:中国科学 年份:1980
本文求出了大雷诺数平稳湍流中悬浮颗粒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及速度平方的平均值,讨论了湍流脉动对颗粒的“带动程度”与湍流特征参数及颗粒参数的关系.给出了“完全带动”(即流体的速度与悬浮颗粒的速度相等)的统计判据.......
[期刊论文] 作者:姜芳仪,李荫亭,, 来源: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年份:1989
岩浆演化问题在数学上是个非线性不定常问题。求解这类问题比较困难,而数值求解比较繁琐、费时。本文引入微小时间间隔内线性不定常热传导方程的瞬时点源解法,用此法计算所得结果与数值计算所得结果一致。这表明采用此法为求解非线性不定常热传导问题提供了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关德相, 来源:中国科学 年份:1979
本文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出发,分析了大洋中脊下上涌流动的特点,得到了上涌流动结构的数学描述.算出了板块移动速度、上涌流动作用于板块的推力和输送的能量.这些结果均与地球物理观测一致.从而论证了大洋中脊下岩石层上涌通道中深部地幔物质的上涌流动,是洋底......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R. O. MEISSNER,薛恩,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B 年份:1985
A mantle plume is understood as a hot, narrow, upwelling flow in the earth’s mantle and accompanied by an efficient transfer of mass and energy from deep to u...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关德相,薛恩,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79
洋脊中轴裂谷是板块的创生边界,是与地球内部联系最紧密的地表区域之一。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地球科学家们的注意。但是,对于中轴裂谷的成因,至今没有得到圆满的解释。本文利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关德相,薛恩,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79
洋脊中轴裂谷是板块的创生边界,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地球科学家的注意。但是,对于中轴裂谷的成因,至今没有得到圓满的解释。本文利用我们在文献[1]中所提出的上涌流动模式,算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荫亭,关德相,薛恩, 来源:中国科学 年份:1980
本文讨论了大陆岩石圈的热模式,并利用积分关系法求出了地表热流与岩石圈厚度的关系.给出了岩石圈厚度和地表热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些结果均与观测数据相符.文中还从理论上推出大陆地表热流的经验关系式Q_s=a+bH_0,并给出了系数a.b作为固相线温度T_m,热导率k,......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