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李监松,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2003
自从20世纪初,内窥镜就已应用于临床,Lespinasse和Dandy报告了应用内窥镜进行颅内疾病诊断的初步经验.Dandy被认为是神经内窥镜之父.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它在神经外科领域...
[期刊论文] 作者:李监松,曹作为, 来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0
【正】 近年来,随着颅底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颅脑损伤合并广泛性颅底缺损时,如何重建颅底,防止术后CSF漏和颅内感染,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作了有益的探索。作者在5例人体头颅标...
[期刊论文] 作者:李监松,曹作为,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8
以镀铜钨微弹簧圈为实验组,钨微弹簧圈为对照组,采取下述方法,物性实验,输送实验;溶出物试验;溶血试验;细菌培养试验;能谱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镀铜钨微弹簧圈具有良好的血凝性能适应临......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鹏,李监松,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8
1临床资料患者,男,15岁,因枪击致下颌、颈部流血、肿痛2h于1998年6月29日收入院。患者入院前被人用手枪近距离从右下颌射入,右侧颈后穿出。当时无昏迷,伤口流血少,逐渐出现右颈部及右下颌、乳突......
[期刊论文] 作者:李监松,曹作为,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8
颅脑损伤合并前、中颅窝底广泛性、不规则性颅骨及硬脑膜缺损,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如何重建颅底,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是处理这类疾病的关键。为此,对7例外伤性前、中颅窝......
[期刊论文] 作者:骆成,李监松,等,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9
目的:探讨成人中颅窝各孔道的CT形态和大小。方法:以50例正常成人颅底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层高分辨力CT扫描和图像放大重建方法,对中颅窝孔道(包括视神经孔,眶上裂、圆孔、翼管、卵圆......
[期刊论文] 作者:骆成,李监松,常莎,魏文洲,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9
目的:探讨成人中颅窝各孔道的CT 形态和大小。方法:以50 例正常成人颅底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层高分辨力CT 扫描和图像放大重建方法,对中颅窝孔道(包括视神经孔,眶上裂、圆孔、翼管、卵圆孔......
[期刊论文] 作者:许勇,李监松,经大平,吴再进,伍葵,,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2010
目的研究凝血指标能否协助判断颅脑损伤颅内出血稳定与否,是否可作为病情变化的重要的临床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指标的变化,结合GCS评分及头颅CT...
[期刊论文] 作者:李监松,曹作为,史克珊,石小峰,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1997
目的:为了增加钨微弹簧圈诱发血栓的能力。方法:以钨微弹簧圈镀钢处理,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处理前后微弹簧圈理化特性的变化及所引起的病理改变。结果:1周内膜过度增生;2周内弹力膜广泛碎裂;3~4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实验动物无明显毒性反应。结论:镀铜微弹簧圈的理化特......
[期刊论文] 作者:李监松, 曹作为, 史克珊, 陈焕雄,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8
以镀铜钨微弹簧圈为实验组,钨微弹簧圈为对照组,采取下述方法:物性实验;输送实验;溶出物试验;溶血试验;细菌培养试验;能谱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镀铜钨微弹簧圈具有良好的血凝性,能适应临床血管内治疗的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鹏,曹作为,石小峰,李监松,李钢,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我科自1995年9月~1999年6月共收治脑动静脉畸形 (AVM)出血患者26例 ,全部行手术治疗 ,并经病理检查及C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证实AVM及出血。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
[期刊论文] 作者:李监松,曹作为,陈焕雄,陈敏,张岳西, 来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0
近年来,随着颅底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颅脑损伤合并广泛性颅底缺损时,如何重建颅底,防止术后CSF漏和颅内感染,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作了有益的探索。作者在5例人体头颅标本的解...
[期刊论文] 作者:骆成,李监松,罗肖红,陈丽,林平, 来源:现代医用影像学 年份:2021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减影CT血管成像(DE-CTA)在烟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DE-CTA检查证实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
[期刊论文] 作者:李监松,曹作为,陈焕雄,陈敏,张岳西,, 来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吴永, 徐光斌, 李监松, 潘晶晶, 王良伟,, 来源:安徽医学 年份:20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机制、诊断标准和对症处理。方法对NICU收治的158例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GCS≤8分)患者的血钠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8例重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永, 徐光斌, 李监松, 潘晶晶, 王良伟,,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3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科21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21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光斌,吴永,潘晶晶,王良伟,李监松, 来源: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目的:通过总结46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GCS 3~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3例GCS 3~8分重型颅......
[期刊论文] 作者:骆成,常莎,李监松,李茂进,甘万崇,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份:2002
目的研究原发性桥脑出血(PPH)的CT分型、C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按Chung's分型方法,将28例PPH分型归类.结果 28例PPH病人中,大量出血型9例,死亡8例;基底被盖型8例,死亡7...
[期刊论文] 作者:许勇,李监松,经大平,吴再进,王成,许汉云,,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5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护中,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护的病例,与对照组比较,在GCS评分、脱水剂的应用、手术时......
[期刊论文] 作者:许勇,李监松,吴再进,经大平,王成,许汉云,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目的:探讨四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取微创锥颅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普通开颅血肿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