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4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李湘庆, 来源:北京大学 年份:2002
核子密度分布是原子核的一个重要性质.用高能电子散射方法已经精确的测定了稳定核的核子密度分布.然而,对于远离β稳定线核因没有适当的靶,进行这样的测量是不行的.目前,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湘庆,叶沿林,, 来源:物理 年份:2012
文章概要介绍了随着核物理研究发展起来的辐射和粒子探测的原理、方法和主要技术,举例介绍了相关核物理与核探测、核分析的典型技术及其在高精度测量和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如活...
[会议论文] 作者:宋玉收,叶沿林,葛愉成,李湘庆, 来源: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要对丰中子核进行动力学全测量研究其能级结构和探究多个价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行为,具有多中子分辨本领的中子谱仪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探测工具.由于探测效率低、串扰影响等技术难题的存在,多中子关联谱仪的研制已经成为丰中子核研究的竞争热点.通过对现有的该类中......
[会议论文] 作者:张兴,袁熙,谢旭飞,李湘庆,陈金象,樊铁栓,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郑娜,樊铁栓,丁毅,钟春来,李湘庆,陈金象,, 来源:中国物理C 年份:2004
Low energy neutron induced fission of 235U is studi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ulti-modal fission model. The fission fragment properties, such as the yields, th...
[会议论文] 作者:谢旭飞,樊铁栓,陈金象,袁熙,张兴,李湘庆,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 年份:2010
[会议论文] 作者:袁熙,张兴,谢旭飞,陈金象,李湘庆,樊铁栓,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罗永锋,郭春营,林源根,李湘庆,江栋兴, 来源: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份:2002
介绍了一种在强γ辐射场中探测快中子的探测系统,利用实验室n-γ放射源,调试了系统n-γ甄别性能,确定了其最佳工作状态.运用Monte-Carlo数值模拟法,从理论上计算了模拟探测器...
[会议论文] 作者:宋玉收[1]叶沿林[2]葛愉成[2]李湘庆[2], 来源: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要对丰中子核进行动力学全测量研究其能级结构和探究多个价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行为,具有多中子分辨本领的中子谱仪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探测工具.由于探测效率低、串扰影响等技术...
[会议论文] 作者:袁熙,张兴,谢旭飞,黄林,陈金象,李湘庆,樊铁栓,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陈志强,李智焕,吴婧,吴鸿毅,李湘庆,徐川,华辉,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21
弱束缚区原子核传统幻数的消失和新幻数的产生一直是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前沿研究方向.近年来,基于世界各地大科学装置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在远离稳定线的轻丰中子区,人们已经发现8,20,28传统中子幻数的消失和新中子幻数14,16,34等的出现.在中重丰中子区,......
[期刊论文] 作者:葛愉成,叶沿林,郑涛,王全进,李智焕,李湘庆, 来源: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年份:2004
报道了经仔细设计的150MeV 6He+9Be实验,并在质心系大角度处测量 10Be和 11Be同位素产物的实验数据. 鉴别得到相应于单中子转移的371个 10Be事件,同时观测到了相应于双中子转...
[期刊论文] 作者:吴鸿毅,李智焕,吴婧,华辉,王翔,李湘庆,徐川,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21
随着核物理实验研究对象向远离稳定性核区拓展,传统的模拟电子学获取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短寿命、低产额、高本底实验的需求.近年来,数字化获取系统在核物理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显示出相对于模拟电子学系统的显著优势.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组近年来开......
[期刊论文] 作者:庞丹阳,叶沿林,江栋兴,郑涛,王全进,李智焕,李湘庆,陈志强, 来源:原子核物理评论 年份:2004
分析了北京大学核物理实验小组在日本RIKEN实验室完成的25 MeV/u 6He和9Be的弹性散射实验数据, 得到了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角分布.利用双折叠模型, 并通过拟合弹性散射微分截面...
[期刊论文] 作者:吴翠娥,叶沿林,江栋兴,郑涛,华辉,李智焕,李湘庆,陈志强,, 来源: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年份:2004
利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放射性束流线RIPS,测量了能量为79A MeV的17C在12C反应靶上的反应截面,并同时得到了17C的移去1个、2个及3个中子的截面;分别利用有限力程Glauber模型...
[期刊论文] 作者:彭星宇,陈忠靖,杜腾飞,胡志猛,葛理健,陈金象,李湘庆,樊铁栓,, 来源: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份:2016
A 2“×2”BC501A liquid scintillation detector with a gain stabiliza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neutron andγ-ray measurement on the EAST tokamak.En...
[期刊论文] 作者:狄振宇,叶沿林,李智焕,王全进,陈陶,江栋兴,华辉,李湘庆,, 来源:原子能科学技术 年份:2004
介绍了对自行研制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在低能下的系统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在最佳工作条件下,低气压多丝正比室的位置分辨率小于0.8 mm,时间分辨率小于2 ns,低能下的探测效率接...
[期刊论文] 作者:华辉,江栋兴,李湘庆,钱涛,吴和宇,靳根明,詹文龙,段利敏,, 来源:核技术 年份:2001
用飞行时间技术测得33.4MeV/u 17N与9Be和197Au靶发生核反应时在不同角度出射的中子能谱。中子角分布包含两种不同组分:聚焦于束流方向的狭窄角分布和扩展在宽角度范围的分布...
[期刊论文] 作者:华辉,江栋兴,李湘庆,钱涛,吴和宇,靳根明,詹文龙,段利敏,, 来源:核技术 年份:2004
用飞行时间技术测得33.4MeV/u 17N与9Be和197Au靶发生核反应时在不同角度出射的中子能谱。中子角分布包含两种不同组分:聚焦于束流方向的狭窄角分布和扩展在宽角度范围的分布...
[期刊论文] 作者:陈陶,李智焕,叶沿林,江栋兴,华辉,李湘庆,葛榆成,王全进,, 来源: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年份:2004
对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进行了239Pu α源刻度测试,并在弹性散射实验中使用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考察了两种定位方法在实验中与测试中的一致性.测量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