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 来源:国学 年份:2013
李泽厚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引导思想界在启蒙的 路径上艰辛前行。...20世纪90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美学三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 来源:天风.中国基督教杂志 年份:2011
《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第10期刊登了原题为《不要“理想社会”,但是要“社会理想”-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三)》一篇文章,著名哲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无论是老传统还是革命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 来源:教师 年份:2013
I S B N:978-7-5617-8807-3作者:李泽厚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35.00元开本:16开包装:平装现在人们对许多东西研究很深,但对人本身、人的头脑的生理机制、人的个体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 陈 明 贺更行 王心竹,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5
李泽厚:神气不错,我从不多愁善感。  陈明:人都是安泰似的,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就会好一些。思想家就更这样了。  李泽厚:《原道》怎么样啊,到底发行多少份,有五千份吗?卖得掉吗?  ...李泽厚:我这里有读经的课本,你们要不要...
[报纸论文] 作者:李泽厚, 刘绪源,, 来源: 年份:2004
李泽厚先生是当今中国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德国图宾根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席教授,其重要著作有...
[期刊论文] 作者:刘再复,李泽厚,,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刘再复最近完成了专著《李泽厚美学概论》,这一谈话系专著的一部分。谈话的要点是说明审美判断是情感、理解、想象等诸多因素同时进行的综合判断、其出发点不是概念而是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 刘绪源,, 来源:读书 年份:2012
之后,面对诸多驳难与赞扬,李泽厚再谈中国哲学与哲学的未来。八大话题,五十个小活题,站在今日时代高度,对2010年谈话录的未尽之...
[报纸论文] 作者:李泽厚, 刘绪源,, 来源: 年份:2004
李泽厚与刘绪源二位先生的谈话录《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去年4月份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后,一年内连印四版,行销二万余册,受到读书界关注和热议。去夏刘绪源先生赴京又与李先生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刘绪源,,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2011
李泽厚:哲学,又称形而上学。广义的形而上学,恐怕是人类心灵的一种永恒追求,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刘悦笛,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17
这是李泽厚先生与刘悦笛在2017年7月14日的一次最新对谈实录,因涉及问题广泛被命名为《哲学对谈》。该对谈从如何理解"形而上学"谈起,否定了将"情"视为超验的理论倾向,反思了宋明...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 刘悦笛,,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8
本文是李泽厚与刘悦笛2018年5月关于伦理学的对谈。从伦理学的基本架构谈起,确定“情本体”并不以情为绝对中心,仍是以理性作为主导的;同时,动物性的“情绪”与人类性的“情...
[期刊论文] 作者:张超然,, 来源:中国企业家 年份:2012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20期生活《李泽厚:小步走,慢慢来》李泽厚是一个较为“自我”的学者,与他对话需要有一定的前置基础——李泽厚的学术语言体系与通用体系有一定的差别...
[期刊论文] 作者:陈 远等, 来源:先锋国家历史 年份:2009
毫无疑问,李泽厚是八十年代的文化重镇,美学热、文化热几乎都与李泽厚息息相关,就像一位论者说的,李泽厚的目光波及哪个领域,哪个领域就会热起来。...颇为吊诡的是,在当下对于八十年代的梳理和追寻中,被重视得不够的,恰恰是李泽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其一是与李先生近十年来刻意淡出的姿态有关系;其二则是九十年代以来,学界中不乏“超越李泽厚”的声音,一时之间,“李泽厚过时了”弥漫士林,学界口...
[期刊论文] 作者:武云溥,,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14
李泽厚还是李泽楷”这个笑话是易中天讲的。2005年他发表《盘点李泽厚》一文,提到有的年轻学生已经分不清李泽厚和李泽楷。大师归来李泽厚又回来了。这位84岁的老人,已经旅...
[期刊论文] 作者:梅宝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6
李泽厚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我在《历史“积淀”是美学的重要课题——试谈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一文中,已对他的美学思想作了初步的研究。现就他近年新出版的《李泽厚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 来源:国学 年份:201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动,仁爱的人安静。聪明的人常快乐,仁爱的人活长...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 来源:中国社会责任 年份:2012
基督教讲“博爱”,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最后审判申张的是正义(justice)。中国讲“孝—仁”,传统礼制强调上下左右的差别,在这种差别中达到和谐幸福。去掉传统礼制的特定社会秩序和内容,其“和而不同”的原则(即肯定差异,在差异中追求和谐)仍然有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讲......
[期刊论文] 作者:伍子复, 来源:南都周刊 年份:2015
李泽厚老师推出《回应桑德尔及其他》时,我还是抱着一些希望的。  易中天的文章《盘点李泽厚》说:“李泽厚已经不时髦了。上个世纪末某日,记得那是一个冬天,李泽厚南下应邀做客一家开在大学附近的民营书店。...君不见,今年李泽厚重...
[期刊论文] 作者:汪李丹, 来源:七彩语文 年份:2022
<正>提起李泽厚先生,我们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他的美学著作《美的历程》。诚然,李泽厚是一位美学家,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再复评价他为“中国现代美学的第一小提琴手”。...但是,李泽厚的成就并不止于此,他在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皆颇有造诣,并且具有独到的见解,表现出“清醒的思辨能力”——正如易中天所说:“他拥有的财富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他从事的工作也不是‘治学’而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厚,周有光, 来源:书摘 年份:2019
李泽厚(以下简称“李”):我叫李泽厚。周有光(以下简称“周”):你好,我是聋子。你写个名字,写个电话,单位。(看到名字后)周:你大名鼎鼎的,一向景仰。你的书我都看了,真是了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