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李水弟,男,1954年生,南昌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江西省统一战线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委员会副会长、江西省政治...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求实 年份:2013
作为人们在公共领域内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公共生活的健康、理性发展不仅离不开交往主体的道德素养的生成和提升,而且应以社会正义的彰显为其出发点和归宿点。社会正义应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在对"因材施教"理论溯源的基础上,阐释该理论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并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情,切实提出其实现"因材施教"的多样化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从适应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三方面构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山西化工 年份:1997
我厂自1987年投运以来,合成氨装置事故较多,生产运转率较低,合成氨产量不高,最高年产约为设计能力的70%~80%,究其原因,除设备、管理因素外,装置堵塞是个突出问题。 生产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求实 年份:2007
红色文化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资源,离开植根于"红色文化"中的党的先进性因子,就是脱离根基,凌空起舞。红色文化中的理想信念、创造思维、集体主义、群众利益、艰苦奋斗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年份:2003
自2001年以来,我校主动应对网络新挑战,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方法和途径,初步构建了'确保五个到位、突出四个特性、坚持三个结合,架起一座连心桥...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2
结合新形势,围绕高校和谐领导班子建设的现实核心问题,探讨其中的理论问题,提出高校和谐领导班子理论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矛盾性,在内涵界定、规律探索、主体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一所大学发展的灵魂。南昌工程学院在建校五十多年的历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学习《江泽民文选》,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在学习中要注重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会议论文] 作者:李水弟, 来源:1987年全国硫酸工业技术交流会 年份:1987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大学科普 年份:2011
江西省科协副主席梁纯平、南昌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水弟、南昌工程学院院长扶名福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2006年被评定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李水弟教授亲任学科带头人,学科依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校级重点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李西民,李杨杨,李凤,,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12
2012年10月15—19日,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暨2012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研究会理事长、南昌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水弟讲话,湖北省水利厅副厅长易家庆致辞,...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李水弟,, 来源:特区经济 年份:2007
红色文化产业是集政治、经济和文化于一体的产业,除具一般文化产业属性外,更具有传播先进理念、教育人、鼓舞人的功能,对江西的振兴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转变观念、把握市场...
[期刊论文] 作者:王自强, 李水弟,, 来源:求索 年份:2008
制度动力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构成稳定的资源配给秩序。制度动力基于服务于人的理念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能够在其运行过程中倍增科学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许金华,李水弟,,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水弟,陈建,,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7
从系统的角度对红色文化的含义、特征、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指出红色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加的精神生活需求,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
[期刊论文] 作者:王自强,李水弟,, 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年份:2008
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核心是技术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关键是以技术创新提高再生资源的生产力。优势技术资源开发是实现低代价高增长的最有效方式,技术创新对生态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