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洪广言,, 来源:稀土信息 年份:2017
李有谟先生今年90岁了,李有谟先生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他是默默无闻的稀土科学家。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上海解放时参加革命,全国解放后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加支...
[期刊论文] 作者:洪广言, 李有谟, 贾庆新, 刘书珍, 于德才, 彭桂芳,, 来源:灯与照明 年份:1995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合成中的化学问题洪广言,李有谟,贾庆新,刘书珍,于德才,彭桂芳,董相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士三基色荧光粉由红、绿、兰三种稀土离子激活的荧光粉组成。...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有谟, 来源:应用化学 年份:1987
以激发光谱和发光光谱研究了Ce~(3+)在LnOX中的发光。光谱表明当X相同而Ln不同时,谱图上Ce~(3+)峰的位置只有较小的移动;而X不同时Ce~(3+)峰的位置有明显和有规律地移动,即按...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有谟, 来源:稀土 年份:1985
输出0.9μ激光的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是一小型简易,价格便宜的激光器,它已在军用上和医疗上得到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0.9μ激光是在红外波段,人眼看不到,这给激光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智,李有谟, 来源:低温与超导 年份:198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轻稀土元素 La、Nd 等部分取代 YbBa_2Cu_3O(7-δ)化合物中的 Yb 对结构和超导电性所产生的影响。少量(约0.1摩尔比)轻稀土元素可有效抑制 YbBa_2Cu_3O(7-δ...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智,李有谟, 来源:低温与超导 年份:1989
本文合成了PrxLn1-xBa22Cu3O7-δ系歹列化合物,讨论了稀土离子的价态.半径对超导电性及结构正交性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智,李有谟, 来源: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1990
本文用X射线衍射、碘量法,扫描电镜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RBa2Cu3O7-δ[R=La、Nd、Sm、Gd、Dy、Er、Yb、(DyYb)]化合物的结构和某些性质(如氧含量、Cu3+/Cu2+等)随稀土离子半径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智,李有谟, 来源:低温与超导 年份:1989
本文合成了 Ba_2P_(rx)Ln_(1-x)Cu_3O_(7-δ)系列化合物,测量了它们的超导电性(Tc),当 x=0.1,T_c(L_n=Y)=78.5K,T_c(Yd)=88K、T_c(Nd)...
[期刊论文] 作者:那镓,李有谟, 来源: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1986
应用CS_2气、固相反应合成了MLn_2S_4:Ce、MAl_2S_4:Ce和Ln_2S_3:Ce(M=Ca、Sr、Ba;Ln=La、Gd、Lu、Y)发光体。将Ce~(3+)在硫配位化物中的最大发射峰位与配位体的成键性质、Ce...
[会议论文] 作者:洪广言, 李有谟,, 来源: 年份:1992
Ce3+具有与其他三价稀土离子不同的发光性质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不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已在各种发光材料中获得应用。然而,Ce3+的发光特征表明,它不仅是一个好的激活剂,...
[期刊论文] 作者:李言荣,李有谟, 来源:无机化学学报 年份:1992
已知在Bi系高Tc超导体中存在三个超导相:2223相的Tc~110k,c~37(?);2212相的Tc~85k,c~30.6(?);2201相的Tc~10k。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还可能有另外的超导相存在,通过改变元...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瑞萍,李有谟,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90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分离,EDTA络合滴定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Y-Ba-Cu-O体系中Y、Ba、Cu的组成,其相对误差小于0.5%,本方法准确度高,设备简单、耗时短(约2—3h)。...
[期刊论文] 作者:李言荣,李有谟, 来源:低温与超导 年份:1991
该文主要对近两年来新发现的几十个氧化物超导体及相关化合物作一总结和介绍;同时对涉及结晶化学、结构化学中的问题,如铜的晶场配位、钙钛矿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晶体结构中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洪广言,李有谟, 来源:发光快报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瑞萍,李有谟, 来源:发光学报 年份:1990
本文采用BaF_2作为助熔剂和抑制剂经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以LnAlO_3(Ln=La,Gd,Y)为基质的磷光体,系统地研究了LnAlO_3中Ce~(3+),Tb~(3+),Dy~(3+)的发光及Ce-Tb,Ce-Dy的敏化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李言荣,李有谟, 来源:应用化学 年份:1990
据报,在BiPbSrCaCuO中加Sb形成BiPbSbSrCaCuO体系的T_c可达130K。但其组成、结构、性质等均未见详细报道。我们合成了一系列BiPbSbSrCaCuO,发现了一个具有2212相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言荣,李有谟,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2
自发现BiSrCaCuO超导体以来,为了稳定2223高T_C相结构、增加其在超导体中的含量,在该体系中引入掺杂元素Pb被公认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系统研究了V~(5+)、Nb~(5+)、Ta~(5+)...
[期刊论文] 作者:李言荣,李有谟, 来源: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0
在BiPbSbSrCaCuO中加入适量Ba可以使2223相稳定存在,并且可以加快其生成。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C轴逐渐增大。同时,Ba的加入会分解和抑制2212相的生成。当名义组成为Bi_(1.5)P...
[期刊论文] 作者:李言荣,李有谟,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0
最近,Pb能加强BiSrCaCuO超导体中高T_c相(即2223相,其c(?)37,T_c(?)110K)的出现和掺入sb形成BiPbSbSrCaCuO的T_c可以达到132 K已见报道,我们希望通过其它元素的掺杂取代也出...
[期刊论文] 作者:袁秀顺,李有谟,,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88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碘量法测定Y-Ba-Cu-O超导体中总铜与Cu~(3+)/Cu~(2+)或Cu~+/Cu~(2+)比值的方法,采用冰乙酸溶样和控制滴定溶液酸度测定总铜,终点明确;在1.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