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现实道德思想教育李显卿中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世界,文化传统中富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因此,如何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美德,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我们的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传统文艺社会学批评,其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以社会群体为本位.因而对于体现出世精神的山林文学的评价否定多于肯定。本文借助现代哲学对于人类社会历史深刻反省的理论成果,重新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在以往的文学批评中,中国古典诗歌的色彩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艺术符号学的角度,揭示了色彩符号负载着亿万年生物进化史的信息,积淀着丰富的人类文化内涵,色彩符号...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的发展落后于全国,被称之为“东北现象”。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分析东北地域文化及文化性格与“东北现象”的内在联系,并提出怎样才能走出“东北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文学风貌有所不同。按文化地理学与传播学的规律,南北文学的互补互动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动力。...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中国传统的格律诗风行千余年,终于让位于现代的新诗。新旧诗更迭之际,曾有过对旧体诗的严厉批判。同时,对新诗是否应该有格律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近年来崛起的某些“现代诗...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本文介绍了软科学的定义,研究的对象,特征与功能,通过软科学兴起的背景,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揭示了欠科学在现代决策中的重大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其时代特点,新世纪文学研究应从理论体系、多维视野以及研究方法等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其路径依赖于学人的学养、胸襟的开放以及制度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本文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现行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弊端,提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和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思路,以及思维观念的转变等....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中国入世后 ,受冲击最大的是政府。所以 ,政府应首先入世。地方政府在学习 WTO规则的同时 ,应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本文还提出了行政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与路径After Chin...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皆参与了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思维观念及文化心理的塑造,使之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审美取向,从而使中国文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 赵大声,, 来源: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当今通行的中国文学史,王维的地位在二流作家之列。但这并不符台史实。在古人那里以“诗仙”、“诗圣”、“诗佛”分别称道李白、杜甫、王维,或称“魏蜀吴”,或称“天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闵虹,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道家追求个体生命价值,具有自由自觉的精神特征和开拓创新的内在机制,这是道家哲学的真正本质。在中国文学史上,文学巨人的出现、文学风格的创新和文化繁荣都与道家哲学精神有深......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张跃华,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本文通过对中外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的比较,揭示了我国高师设课的弊端,提出高师课程设置改革的指导原则与具体思路:浓缩专业课程,创构通识课程,强化教育课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温新瑞,,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是一很系统、很有序的组诗,归旨无它,只在“忧思”二字。“忧、思”二字在组诗里反映的情感程度是渐变的,即“忧”的情怀由第一首起的浓烈、沉郁开始,在逐渐......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温新瑞,, 来源: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当今学界,对皎然诗歌的研究是很薄弱而不系统的,文章从总结前人的点滴成果开始,着重从美学的角度来探讨诗僧皎然诗歌创造里“清”的运用及其诗学观,并对其释道圆融的诗学美学观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显卿,温新瑞,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05
众所周知,在花的国度里,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的应首数“花中十友”中的“净友”——莲花了。本文将从前缘本洁位至尊、莲花净土佛祖心、般若莲香远及空、奇葩琼影泻暗香四个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