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昌珑,, 来源: 年份:2013
地震发生后,地震区烈度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发布具有指导抗震救灾的重要意义。MEMS加速度计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便于规模布设。地震烈度监测包括地震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地震事件检......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昌珑,,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6
地震区划工作对于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即土地利用规划、抗震设防和应急备灾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急备灾工作考虑未来短时间段内的地震危险性,需要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工作...
[会议论文] 作者:李昌珑, 来源: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 年份:2018
中巴经济走廊强震频发,构造活动强烈.近年来,已有多家机构在周边地区开展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本文对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进行了协调和统一.本文的结论有,在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大部,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值在0.2g~0.3g之间,巴基斯坦北部的地震危险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廖成旺,,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2
地震加速度监测中,实时、准确的事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事件检测的常用方法是STA/LTA算法,使用地震加速度原始数据。考虑将地震加速度原始数据进行带通滤波和加速度速度数据转换,再使用STA/LTA算法。研究表明,带通滤波和速度数据都能优化事件检测的效果;二阶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温增平,,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21
2020年,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并在多个研究方向取得了新的成果。从确定性-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海域地震危险性分析、全球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新一代地震区划图中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新技术、诱发地震危险性分析等5个研究方向回顾了2020年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蒋长胜,,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20
"一带一路"地区面积辽阔,活动构造分布广泛,大地震频繁发生。介绍了"一带一路"地区的潜在震源区划分模型、地震活动性模型、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和场地调整方法,在"一带一路"地区开展了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给出了全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PGA)分布的地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高孟潭,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2021
分析中亚—中东地震危险性模型和中国模型在南天山—帕米尔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模型特点,重新划分面源潜在震源区,重新确定新潜源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使用南天山—帕米尔地区的断层资料建立了断层震源模型,并计算断层震源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将面源和断层源结合,使用协......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高孟潭,,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21
近百年来,中国地震科技事业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将过去100年分为4个阶段,综述了各阶段中国地震科研的发展历程。在不同时代,中国大地震和地震灾害呈现不同的特点,也引导了地震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国家的方针政策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高孟潭,,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2021
分析中亚—中东地震危险性模型和中国模型在南天山—帕米尔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模型特点,重新划分面源潜在震源区,重新确定新潜源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使用南天山—帕米尔地区的断层资料建立了断层震源模型,并计算断层震源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将面源和断层源结合,使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温增平,, 来源: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2021
本文研究了俯冲带潜在震源区离散化方法及考虑俯冲带高震级地震震源破裂面和震源深度的场点地震动计算方法,推导了俯冲带潜在震源区地震危险性计算公式,并使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危险性模型进行地震危险性试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考虑俯冲带潜在震源区的地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吴健,高孟潭,,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8
活动地块作为地质构造单元,其周缘的地震常常较为活跃,并且有时表现出大地震丛集发生的现象.鄂尔多斯地块处于受来自青藏高原NE向的主压应力等多重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区域构造环境中,地块周缘大地震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研究.本文以鄂尔多斯地块周缘的几次历史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吴健,高孟潭,,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8
基于应力转移的模型与基于准周期复发的模型一起组成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两个分支,能够为中长期地震预测提供参考。Reid(1910)提出的大地震复发的弹性回跳理论,从地震能量积累和释放的角度指出大地震的复发具有准周期性。之后,许多地震学家对大地震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超,吴健,李昌珑,,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8
2017年11月18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发生M_S6.9地震。本文以2017年9月中下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西藏野外考察建筑资料为基础,分析林芝周边4个考察点的房屋建筑抗震性能以及震后房屋建筑和震区道路的震害情况。重点分析鲁朗扎西岗村、易贡堰塞湖堤、米......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 李宗超, 吕红山, 高孟潭,,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9
本文在对西藏东南部各县的建筑类型、数量、易损性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建立了模式类向量,使用三维图像模式识别技术估计了各类型建筑在西藏东南部各县市的数量分布...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 吴健, 徐伟进, 高孟潭,,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8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历史上多次发生大地震,同时该地区人口稠密,城市群集中,有必要分析该地区未来30年的大地震危险性,为该地区的应急备灾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利用块体周缘活动断...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徐伟进,吴健,高孟潭,,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15
本文介绍了特征地震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正态分布模型和布朗过程时间模型,提出了使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的特征地震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通过具体算例对不同的特征地震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对特征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探索.研究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高孟潭,徐伟进,吴健,,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2016
通过综述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研究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在我国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展望。本文认为,未来我国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地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吴健,徐伟进,高孟潭,, 来源: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2016
本文综述了全球地震模型(GEM)组织的工作目标、主要职能、工具(OpenQuake软件)和研究成果,并对GEM今后的发展和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借鉴GEM和OpenQuake,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高孟潭,徐伟进,吴健,,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6
根据弹性回跳理论,有些断层上的大地震复发具有准周期性.强震的发生会对断层上大地震的复发周期产生影响.利用布朗过程时间(BPT)模型能够定量计算出一次强震对同一断层上大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徐伟进,吴健,高孟潭,,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5
对使用不同模型的郯庐断裂带莒县-郯城段和山西交城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计算,并比较了时间独立模型和不同时间相依模型的计算结果。传统的时间独立(time-independent)的概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