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创民,李昌哲,史敏华,梁海英,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1996
多元统计分析在森林土壤肥力类型分辨中的应用刘创民,李昌哲(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史敏华,梁海英(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创民,史敏华,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1996
多元统计分析在森林土壤肥力类型分辨中的应用刘创民,李昌哲(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史敏华,梁海英(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 来源:生态农业研究 年份:1996
本文针对太行山植被与土壤严重退化和季节性干旱的特点,结合“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技术经验,概要提出了太行山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方法与步骤,以使太行山......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 来源:国土绿化 年份:2001
一、俄罗斯森林 俄罗斯的林地面积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68%,森林覆盖率达45%,森林蓄积量为820亿立方米。 俄罗斯林地中67%的林地为寒温带森林,17%的林地为稀疏泰加林,其余土地为冻......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1981
我国山丘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人口约占三分之一,耕地近7亿亩。几千年来,由于森林受到严重破坏,整个生态环境一直进行着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如不予以制止,不仅对我国四...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昌哲,,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2014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和最快的技术之一,以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人才重要培养基地的高......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该文针对太行山植被与土壤严重退化和季节性干旱的特点,结合'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技术经验,概要提出了太行山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方法与...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 来源:国土绿化 年份:2001
一、贮水于山,根治洪灾 据多年气象资料,我国年均水汽输入量18.2万亿立方米,年均降水深648毫米,降水总量约6.2万亿立方米。其中南方湿润多雨区降水深800毫米-1600毫米,局部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 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年份:1998
论述了贮水于山、根治洪灾、加强山区生态林业建设的原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 来源:国土绿化 年份:1994
太行山南起黄河,北接燕山,西界汾河,东临华北大平原,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以海河为纽带,把太行山与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连接为一个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太行山生态环境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1998
今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使世界瞩目。抗洪史诗感人肺腑,海内外华人血浓于水。中华民族抗击洪水的英勇业绩将永垂青史。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昌哲,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23
[期刊论文] 作者:麦克.,鲍,李昌哲, 来源: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年份:1993
植被是水土保持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分之二以上的水土流失问题可以用它加以解决.农场主、牧场主和其它人士...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郭卫东,,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1986
以永定河四级支流——崇礼县东、西沟为例,就森林植被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及其调蓄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半干旱石质山区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一、方法采用大流域对比法,在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刘创民,,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对研究区植被组成的区系特点、植物生活型特点及22个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定量评价了22个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并根据水土保持效益的大小划分成Ⅰ,Ⅱ,Ⅲ,...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创民,李昌哲, 来源:内蒙古林业科技 年份:1994
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北京九龙山主要4种森林植被类型涵养水源效能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油松林涵养水源综合效益最好;其次为阴坡灌木林和侧柏林;阳坡灌木林最次。根......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哲,贾志清,,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研究了太行山石质山区主要植被类型特征,生境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对封育年限长,植物群落比较复杂的砂岩区采取了PAA和ISODATA技术研究该区植被特征及生境相互关系.分析了太行...
[期刊论文] 作者:张理宏,李昌哲,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94
对北京九龙山油松林、侧柏林、阴坡灌木林、阳坡灌木林的林冠层、枯落物层及土壤层对降雨的调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林地的林冠截持率为22%-32%,大暴雨下的截持率为7%-10%;枯落物......
[期刊论文] 作者:周择福,李昌哲,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95
对九龙山不同立地土壤蓄水量和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阴坡中下部的人工油松林、中上部的灌木林和裸地,以及阳坡中下部的人工侧柏林、中上部的灌木林和裸地的土壤有效涵蓄......
[期刊论文] 作者:杨立文,李昌哲, 来源:河北林学院学报 年份:1995
在天然降雨情况下,利用自制自记装置,对油松、侧柏和灌木林的林冠截留降雨过程及截留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油松林的截留量量大,灌林木次之,侧伯林最小。年截留率为20-33%,截留强度与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