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诗潮 年份:2016
李旦初荐评】当代送别言情绝句,无出其右者。起承转合,层层推进,景语即情语,句句动人心弦。“...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诗潮 年份:2016
台山探宝行  楚子今辞抱玉岩,迢迢千里赴台山。台山美玉藏何处?直指神奇散石湾。入境先闻珠宝气,海风吹拂冲天际。如痴如醉久徘徊,手把珍玩心自喜。遥想当初和氏璧,先贤抱璞江河泣。昏王不辨假和真,断足身残何足惜!探宝奇招代代传,沧桑已历数千年。而今采得他山石,细琢......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经济师 年份:2017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黄河 年份:2015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黄河 年份:2015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田承顺,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李旦初当代散曲作品,以文学精神新架构、文学审美新构成和对传统散曲"代言体"的新突破,迈入了当代散曲创作的全新境界,是当代散曲创作园地诞生的艺术新葩。其主要艺术建构为: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诗潮 年份:2016
李旦初荐评】当代送别言情绝句,无出其右者。起承转合,层层推进,景语即情语,句句动人心弦。“柳含烟”既是实景,也是感觉,即泪眼蒙所见之景。尤其是以“夕阳一点”喻“红豆”格外新奇,乃神来之笔,妙不可言!...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春林, 来源:北京文学 年份:2020
这些年来,随着年事的日益增高,跟我同住在山西大学家属区的恩师李旦初先生的身体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先是因为心脏不舒服做了搭桥手术,紧接着,又是因为肺部哮喘的问题而屡屡住院接受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经济师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郑欣淼,, 来源:黄河 年份:2016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2
河汾诗派是指金末元初以山西一批诗人为主,集结在元好问周围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它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但目前通行的各种文学史著作均未提及,只有蔡美彪...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1
【正】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1935年)中评价自己的创作的那段话,是帮助我们打开鲁迅小说宝库的大门去窥探其中奥秘的一把钥匙。那段话开头说道:在这...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独特的生活环境酿成独特的文学风尚。自五十年代以来风靡于台湾的“乡愁文学”,就是在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离的独特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台湾一位评论家指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吕梁历史悠久,歌咏吕梁的诗词亦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魏风》和《唐风》,经汉魏、唐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吕梁诗词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主要表现于赞...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臧克家是否属于新月派?持肯定、否定或按而不断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从其创作实践和发展变化看,臧克家前期确属新月派,后期则跨出新月派的窠臼,成为新月派的革新派,并形成了自...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本文从地域文化和艺术流派角度对《诗经·国风》作了新的探讨,按照地域相邻、诗风相近的原则,把十五国风归纳为“郑卫派”、“二南派”、“秦幽派”、“魏唐派”、“齐曹派”等......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5
先秦散文流派的划分李旦初唐主张“以生活为主体,以反映生活主体的文学流派为中心来编写文学史”①,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它从属于各个层次的“总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4
凡是能够拨动人们心弦、点燃人们智光的好诗,都是诗人内心燃烧的结晶。列夫·托尔斯泰说得好:“真正的诗人却是身不由已地怀着痛苦去燃烧自己并点燃别人的。”①这三首...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我国的文学流派理论源远流长。“流派”这个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概而言之,它孕育于先秦两汉,萌发于魏晋南北朝,形成于唐宋,至明清进一步充实、完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旦初,,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81
“五四”文学革命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新纪元。新诗——一种用白话写作、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和新的思想感情的诗体——随着民主与科学的战斗呐喊,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