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永福,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3
《中国音乐学》93年第1期,发表了李成渝同志的一篇争鸣文章——《评“主宰音程关系”》(以下简称《李文》)。乍读似乎觉得有几分“新意”,但细品之,又不免有些疑虑,故冒昧提...
[期刊论文] 作者:李蒲, 来源: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李成渝君引用阆中文化馆张严明同志“笔述”为据,断定该物为路歧人。然笔者当时将一式两件铜摆件细审后,认为老者非瞽目而少者实属鬼卒。与李君转引之“笔述”出入甚大,更与...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7
篪考李成渝篪,又作(《礼记》)、(《说文解字》)、(《玉篇》)。古代经学家用不同的方式,对篪形制作了极为形象的描绘,言简意赅。但是,时至今日,由于汉字古今意义的差异,篪的形象犹如...
[期刊论文] 作者:车炳银,李阳明,, 来源:中等林业教育 年份:1998
四川省林业学校高级讲师李成渝是一位默默奉献的老园丁。他属牛,牛坚毅勤劳、踏实无华的性格,在他身上体现得十分完美。李老师1959年大学毕业后就从事林业教育工作(其问1984...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5
钟律与纯律李成渝钟律诞生于中国。纯律问世于欧洲。在中国,钟律自然是“国粹”,纯律自然是“舶来品”。所以,也自然谈不上中国传统音乐存在纯律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与欧洲相去十...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5
检验"编列"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李成渝应有勤、孙克仁二位先生发表《曾侯乙编磐"间音"新解与编列研究》①(以下简称《新解》)。笔者以《间音者,五正声间变化音之谓也》②(以下简称《间音...
[期刊论文] 作者:陈应时,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李成渝同志在《如何认识传统音乐中的“纯律”音程——学习黄翔鹏先生相关论述的心得》一文①中对笔者以往有关琴律、“复合律制”等方面的论述提出商榷意见。现单就他在文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蒲, 来源: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7
《音乐探索》1986年第3期上,李成渝所著《宋代说唱路歧人铜摆件》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写道:“1981年夏,四川省阆中县出土一南宋初年窖藏,其中有阆中县文化馆订名为‘双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国杰,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5
"主宰音程关系"述评刘国杰近几年来,由"主宰音程关系"的问题引发了学术争论,《中国音乐学》发表了三篇争鸣文章,它们是:1987年第4期江琳的《宫一角主宰音程关系辨析》,1993年第1期李成渝的《评主...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6
1981年夏,四川省阆中县出土一南宋初年窖藏,其中有阆中县文化馆订名为“双人嬉戏铜摆件”者一式两件,经笔者鉴定,应命名为“说唱路歧人铜摆件”。 南宋诗人陆游诗《小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06
黄翔鹏对《南诏奉圣乐》的关注仅限于《乐问·五十五》。天不假年,他没有精力进一步发 现《南诏奉圣乐》“五宫异用”正是他“同均三宫”理论的实证。《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杨荫浏先生最先发现隋代雅乐黄钟一宫中含有太簇宫,但杨先生最终没有把均与宫区别开来;杨先生又发现“在古黄钟宫音阶中”,“以林钟为宫”和“以太簇为宫”的现象,距“同均三宫”......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0
黄翔鹏先生“同均三宫”的理论是对传统乐学的科学总结。本文循黄先生“同均三宫”理论予以阐述 ,并以唐代贞元年间在成都创作、排演的《南诏奉圣乐》为例 ,说明“同均三宫”...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83
【正】 曾侯乙编磐,全套四十一件,依磬头编号从一至四十一按半音音阶排列,下起浊姑洗之(?)羽(ba或~#g),上迄姑洗之巽反(c~4),横跨三个八度又一大三度——这是笔者根据曾侯乙...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汉书·律历志》 :“元始中 ,王莽秉政 ,欲耀名誉 ,征天下通知钟律者百命人 ,使羲和刘歆等粤典领条奏 ,言之最详。”当其时也 ,有《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音律篇》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8
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诗》“击鼓其镗”、“坎其击鼓”、“鼍鼓逢逢”是距今两千多年前遥远的鼓声;而鼓的出现,却在那比之更加遥远的年代。《中国鼓文化研究》严昌洪、......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8
中国传统音乐中含有欧洲纯律的音程。过去许文章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应用了欧洲纯律。1978年曾侯乙钟出土,铭文内在逻辑揭示的“-曾”生律法体系,黄翔鹏先生得出了先秦钟律的结论。笔......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2
四川扬琴是分布在四川省境内的曲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名。 清代陆对山于嘉庆甲子(1804年)刊行《锦域竹枝词》一书,其中一首:“清唱洋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2
王建墓,史称永陵,位于成都抚琴东路。这座1942年发掘时尚在成都西郊的陵墓,因市区逐年扩大,今已“进入”市区。 王建墓棺床东、南、西三面有石浮雕伎乐图二十四幅,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渝,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9
《管子》与《吕氏春秋》都用三分损益律。前者先益后损,只取五声;后者先损后益,十二律齐备。此向无异议。但近有二者均系先益后损之说。故旧话重提,并予详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