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泽,李慧增,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4
舌腹涎腺肌上皮瘤一例报告Acasereportofsalivaryglandsmyoepitheliomaattheventralsurfacethetongue陈泽李慧增(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口腔科...
[期刊论文] 作者:史文进,李慧增,杨军,孙远,邓红镭,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4
颌面部创伤院内死亡病例分析Ananalysisofdeathduetomaxillofacialinjuries¥//史文进,李慧增,杨军,孙远,邓红镭(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口腔颌面外科)630038关键词颌面损伤...
[期刊论文] 作者:史文进,李慧增,孙远,杨军,容国俊,周树夏,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4
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制备Ananimalmodelofmaxillofacialblastinjury史文进,李慧增,孙远,杨军,容国俊(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口腔颌面外科)630038周树夏(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增,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 年份:2019
中小学美术教材中,有着大量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美术作品、图片资料,如古朴素雅的彩陶、奇诡神秘的青铜器、单纯浑厚的汉画砖、绚丽多彩的丝织品……以及形形色色有代表性、有不同历史背景的美术作品。相关的教材内容,蕴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感情,可谓是爱国主义教......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增, 来源:重庆医药 年份:2004
半面萎缩又称Romberg's病或半面缩小症(Hemifacial Microsomia)1846年由Romberg氏描述。发病率仅次于唇腭裂,占面部畸形的第2位。病Half atrophy, also known as Romberg's di...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增,孙远,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1992
1981年以来,我科应用吻合血管的前臂桡、尺侧(肌)皮瓣对17例唇缺损进行修复与再造,皮瓣全部成活。术后6个月~6年随访15例,外形及功能满意。讨论了唇缺损及合并鼻底、鼻翼、鼻...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增,高崇敬, 来源:口腔医学纵横 年份:1991
临床资料在50例成人尸体下肢巨微解剖基础上我科自1986年3月应用小腿内侧皮瓣及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大范围缺损4例,均获成功,外形及功能满意。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44~7...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增,孙远,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我科设计吻合血管CDTE整复口腔内大型缺损12例,均获成功。本文介绍了临床资料,CDTE切取及移植方法,观察了CDTE口腔内移植后愈合过程及变化,发现CDTF表面为一层光滑新生上皮。...
[期刊论文] 作者:杨军,李慧增,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9
目的:检验无神经支配的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测试10例采用前臂桡侧或尺侧游离皮瓣分别修复口底、舌、口咽部、颊部和颏部皮肤缺损后6 ̄36个......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增,杨光玉, 来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91
随着显微外科发展及在颌面外科成功地应用,为口腔颌面部大型组织缺损立即整复开辟了新途径。1980年12月至1989年12月我科应用该项技术整复口腔颌面大型缺损96例,总成功率为98...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增,孙远,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污染切口术后感染率18.4%,口腔颌面吻合血管术后感染26.7%。降低术后感染率是外科重要课题之一。我科自1985年6月至1990年6月按收治次序随机分组,A为用药组33例,B为对照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增,孙远,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2
面颊缺损的修复历史悠久、方法很多、效果不一,尚缺公认的最佳方案,原因是面颊缺损的范围、形状具有多样性,又缺乏明确分类。作者总结1964~1090年223例,根据面颊缺损范围及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增,杨光玉,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9
围手术期气管切开术是口腔颌面外科一项重要辅助手术,对口腔颌面疑难手术成功及术后患者平稳痊愈都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我科27年来此种手术126例,分为预防性、麻醉性及急救...
[期刊论文] 作者:杨军,李慧增, 来源:重庆医学 年份:2003
上颌骨是面中份外形和功能最重要的骨骼结构,它参与组成眼眶、颧上颌复合体、鼻腔、口腔等各种面中份重要结构.由于肿瘤切除、外伤、炎症及先天畸形所致的上颌骨及面中份缺损...
[期刊论文] 作者:孙远,李慧增, 来源:重庆医学 年份:2000
患者,男,18岁.因右颊部包块18例,逐渐长大影响面容入院求治.患者出生时右颊部即有小结节,以后随年龄增长包块缓慢长大,致右面颊部畸形,但无任何自觉症状.入院后查体见一般情...
[期刊论文] 作者:杨军,李慧增, 来源: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年份:2001
腓骨瓣是下颌骨缺损重建的首选复合瓣之一,它可修复各种下颌骨复合缺损.本文综述了腓骨瓣的应用解剖、临床应用、供区并发症及骨融合种植体和牵引成骨技术在腓骨瓣的应用,表...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从纪,李慧增, 来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2000
目的:探讨激光对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能量密度(500J/m^2、1000J/m^2、1500J/cm^2和2000J/cm^2)Nd:YAG激光照射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和正常成纤维细胞,照射后24h分别用^H-脯氨酸掺入法和斑点杂......
[期刊论文] 作者:孙远,李慧增,等,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2
目的 提供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研究的游离皮瓣切取方法。方法 于犬大腿内侧隐动,静脉走行区域设计,在内侧肌群肌膜表面切取带血管蒂皮瓣,保留隐神经。结果 皮瓣平均面积为3.2cm&#......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从纪,李慧增,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7
目的:建立颌面部撞击并发颅脑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改进落体撞击式的致伤模型,以100g×100cm,100g×75cm和100g×60cm不同的致伤能量复制出重、中和轻度3种伤势的颌面部撞击并发颅脑损伤。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从纪,李慧增, 来源: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份:2000
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和变化,探讨VEGF在上述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家兔颌面爆炸伤动物模型,以KTY-04型雷管为爆炸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