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96
从“不求甚解”谈到语言的理解问题●李恩江“不求甚解”语出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文中称:“(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梁·萧统在《陶渊明传》中指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8
“另”字探源□李恩江“另”字不见于上古,就我们闻见所及推测,此字大概产生于宋时。[金]韩道昭《五音集韵·径韵》称:“另,割开也。”又称:“另,分居也。”词义发展的通则是从具...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汉字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李恩江一汉字书法艺术是一种符号的艺术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这里的符号,是仅就其对汉语的记录功能而言,并无其他含义,和西方流行的符号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再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是非及汉武帝判以重刑的心理原因李恩江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所作《史记》,彪炳千古,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y’①。可...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商业会计 年份:1994
谈增值税开征后商业企业的应变措施李恩江《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已经正式颁布了,并定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开征统一的、规范的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锦镛,李恩江,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年份:1996
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病理观察林锦镛李恩江作者分析了5例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脉络膜转移癌患者均发生于成年人,单眼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视...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锦镛,李恩江,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1995
泪腺窝占位性病变临床分析林锦镛,李恩江我们对1963~1990年间收检的114例泪腺窝占位性病变,除外皮样囊肿或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所引起的泪腺窝骨质的继发性病变,并进行临床分析。一、泪腺上皮性...
[期刊论文] 作者:赵钛,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份:1995
中枢性偏瘫运动障碍的治疗进展100071北京解放军北京医高专医院赵钛综述李恩江审校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43.3中枢性偏瘫(centralhemiplegia)的治疗是近几十年来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在现行工具书中,“周”字有两个基本义项,一为稠密,一为环绕,其他义项皆由它们引申而出。但是,追本溯源,此二者既非一词,亦非一字,只是读音相同。稠密义字作“周”,环绕义字本作“勹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1
汉字是一种物质性符号,它的形体、结构及其演变都要靠物质的因素来实现。在我国古代,汉字的书写材料主要有毛笔、契刀、简策、甲骨、帛、纸等等,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决定...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传统文字学观点认为六书乃造字之本。本文从六书理论的缘起和功用来分析,提出以下个人见解:1、六书理论主要为训诂而设。许慎《说文解字》基本体例是先列古文字形体,次释字义,后说......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汉字起源问题,是汉字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关系着对汉字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旧时的学者对此多所论列,皆因史料匮乏,摆不脱传说的性质。而今,随着考古工作中大量远...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生命科学 年份:1992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其中的专家系统已经在诸如石油矿产预测、质谱数据解释、医疗诊断等科技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并正向生命科学研究各领域渗透。色谱分离纯化技...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部首是字书编纂中提出的概念,可分为造字法原则的部首和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两类,后者由前者转化而致.其所以转化,同汉字形体结构的发展变化有关.部首是最早的造字法原则...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7
若干年来《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象”和“像”的释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义项的分合也有一些变化。本文对二字义项的分合从它们形体的演变和用法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六书说,一直被传统的文字学奉为圭臬。它的作用和影响,至今不可低估。如何正确评价六书说,是关系着能否在现代水平上建立科学汉字理论的大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年份:1995
医学科技文章的标题与其它文章的标题一样,在文章中有独特的性质和作用。它的语气、用词乃致结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与此相适应它的标点符号的规律和特点如何?本文重点谈问......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9
“呆”是个常用汉字,其基本意义有三:①头脑迟钝;不灵敏。②脸上表情死板;发愣。③同“待”(dāi),停留。这个字旧有两读:一读dāi,一读ái(用于“呆板”)。其异体字则有“”“”等。......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8
在汉字发展的历史上,“份”字的运转隐显殊堪注意。它在文字系统中两次出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兴而废、废而兴涉及到汉字功能的许多问题。从现有资料推断,“份”字最早出现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