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永华,李德栓, 来源:云南学术探索 年份:1997
孙中山历史分期思想初探胡永华,李德栓任何一种成熟的革命理论大都离不开对社会历史分期的认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包含着对历史分期的看法;列宁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程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生态文化涵盖制度、精神和物质三个层面。经过对生态文化的理论和现实思考,习近平一方面看到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价值观,另一方面洞察到我国生态文化的缺失,提出了建设生态...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年份:2011
从社会形态视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当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即应把国情分析同人类社会形态演变规律考察相结合,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只注意国情分析或只...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3
在《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中,作者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归因于中央工作会议形势的变化和工作重点转移问题的不突出,这是一种表面化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1
陈云同志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理论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十分关注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他认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着水量不够,且分布不平衡,资源短缺以及污染重等问...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4
在建党初期,列宁主张过"灌输论"。经过"灌输论"争论,特别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列宁的思想教育思想由"灌输论"转变为"说服论",这一思想转变对于我们坚持群众观点,更加有效地做好...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大跃进时期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此刘少奇同志亲赴家乡和东北林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就我国林业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辩证法思想。刘少奇同志看到...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相对来说,阐述毛泽东思想内涵的最完善文本要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了.然而田克勤在其主编的教材中却把...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习近平于1990年2月在宁德地委发表题为《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的讲话,阐述了进行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廉政建设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廉洁。习...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正定时期, 习近平已经看到生态环境使我国人与自然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并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认为这既有人口多且素质低的作用, 又有传统的经营方式的延续影响.习近平提出树...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2
邓小平的涉台思想内容丰富且自成体系,学术界对邓小平涉台思想仅作"一国两制"理解是片面的。从体系方面看,邓小平的涉台思想包括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台湾问题和台湾问题的解...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2007
针对我国学术界对邓小平社会历史分期思想的片面理解,在研读邓小平原著基础上,本文认为邓小平的社会历史分期思想是多重的,即邓小平从不同视角对人类社会或特定社会形态作过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7
经过长期探索,习近平发现绿色发展就是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必须尊重生态平衡规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追求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生态的经验,习近平探讨了实现绿色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个人条件。从习近平绿色......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在认识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时,习近平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既看到各地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违法排污、违规建筑、乱砍乱伐、乱掘乱挖、乱捕滥杀等无视生态规律的行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2019
受时代影响,加上自己探索,朱德实现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利益观向无产阶级利益观的转变。在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中,朱德认为,作为党员干部应当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维护、实现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2016
同国内外学者不同,习近平同志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我们要认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必须回溯历史。从历史方面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可以为我们认识和处理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受阶级斗争历史的影响,当提及矛盾的解决方式问题时,人们往往注重的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双方所代替。经研究笔者发现,马克思还曾提到过这样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9
习近平在正定县工作期间,通过调查,他发现正定县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不纯,其形成原因是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不强,法纪意识缺乏,错误认识和官僚主义习气并存,没有来得及制定新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栓,,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萌芽于正定和宁德时期,初步形成于浙江时期,最终形成于党的十八大,成熟于党的十九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理论运用的统一体,是思...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