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美苑 年份:1985
李寿如先生1914年出生于沈阳市。自幼喜爱美术,初中时即参加了徐延年在沈阳故宫创办的美术研究社,在早年留法归来的画家孙禹珊先生指导下,开始了正规的素描训练。不久,...
[期刊论文] 作者:李寿如, 来源:娄底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本文介绍的矩陈法与一般教科书中介绍的工程估算法相比,具有方法严谨而且统一的特点,不论电路烦简,有无反馈,分析方法都一样,适于用计算机进行电路分析。Compared with the engi......
[期刊论文] 作者:李寿如(书),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隈元,李寿如, 来源:美苑 年份:1983
黑田清辉对于日本近代美术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功绩。他在一九二四年逝去,而今恰好是五十周年忌辰。因此,为了纪念他,在鎌仓的神奈川县近代美术馆以及鹿儿岛、福冈、名古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寿如,唐倩龙,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之枫,李寿如,海石, 来源:青海金融 年份:1995
[会议论文] 作者:刘彦军,李寿如,王静刚, 来源: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居第4位,世界马铃薯种植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hm2左右;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达500万hm2,年产量6000多万t,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我国加入WTO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寿如,侯中杰,刘兆财,郑玉宝,,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05
微型薯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强、程序复杂的工作,对生产条件、管理手段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本文提出了提高微型薯单位面积产量的若干措施,供生产单位借鉴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李寿如,唐倩龙,耿玉娴,李艳,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00
1 前 言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已经被证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生产绿色食品、推广绿色革命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在很多种作物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
[会议论文] 作者:李寿如;刘彦军;邱光若;王静钢;, 来源: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近年来,城镇居民对无公害鲜食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到2005年底,辽宁省仅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就达12万多hm2.而这其中,无公害马铃薯因其优良的品质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
[会议论文] 作者:邱雪迎, 李寿如, 刘红博, 赵伟全, 刘大群,, 来源: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郑玉宝,李寿如,邱光弱,何儒,王静刚,,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2014
为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质量、大中薯率,降低能效,我们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改进,总结出了这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本文概括总结了这种模式的各个重要环节,为马铃薯...
[期刊论文] 作者:耿玉娴,孟庆革,原子阳,李寿如,唐倩龙, 来源:食用菌 年份:2001
近几年,我省短木段栽培灵芝每年都超过百万段,但这种方法经多年实践证明有许多弊端,如发菌速度慢,污染率高,砍伐10cm以上成品树木破坏森林资源.目前我省已广泛应用直径2~10cm...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静钢,李寿如,高晶,邱光若,刘彦君,,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07
2005年在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进行了不同营养液的使用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影响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剪枝后对基础瓶苗喷施营养液能显著提高产量、结薯率和合格薯率。并且通过对比......
[会议论文] 作者:邱光若,李寿如,何儒,王静刚,马金壮, 来源:200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年份:2007
马铃薯通过脱毒瓶苗的剪枝扦插是获得微型薯的重要途径,而生根剂的合理利用又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6种生根剂的对比试验,认为处理A,即IBA200mg·kg-1+NAA(萘乙酸)100...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洁, 关欢欢, 于秀梅, 李寿如, 赵伟全, 刘大群,,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8
为明确我国北方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菌组成情况,跟踪采集了2013—2017年我国北方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疮痂病典型病薯,从病斑上共分离纯化到423个链霉菌菌株,经温室盆栽柯赫氏法...
[期刊论文] 作者:邱雪迎, 马丹丹, 赵伟全, 李寿如, 贾景丽, 刘大群,,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9
为探索微型薯繁育过程中马铃薯疮痂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了发病蛭石基质中的疮痂病原菌,并进行了生防菌ZWQ-1水剂+化学药剂的协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关欢欢,许华民,李寿如,贾景丽,赵伟全,刘大群, 来源:东北农业科学 年份:2020
为探索微型薯疮痂病防治后蛭石基质中可培养微生物类群的变化,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对防治后的蛭石基质中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利用16S rDNA序列和ITS序列对可培养微...
[会议论文] 作者:李寿如,何儒,王静刚,赵玉良,赵洪阳,刘彦军, 来源:200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年份:2007
本文对工厂化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介绍。文章围绕原原种生产程序、品种及优良单株的选择、茎尖剥离进行脱毒、瓶苗的切段快繁、瓶苗的定植和管理、瓶苗的剪枝...
[期刊论文] 作者:马丹丹,关欢欢,李寿如,贾景丽,于秀梅,刘大群,赵伟全,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22
为探明马铃薯疮痂病菌在植株和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及种群动态变化特点,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qPCR)技术对不同环境的马铃薯疮痂病株和田间植株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表明,病田、温室盆栽和微型薯苗床中马铃薯疮痂病重度发病植株的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