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善,房芸芳,, 来源:史林 年份:2010
李宗善(1923—2009),女,江苏省常州市人,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教育系,曾任教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中船总公司七○二研究所研究生室副教授。其先祖为常州北...
[期刊论文] 作者:唐建维,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06
朱华先生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李宗善等,2004)一文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质疑,这主要缘于该文着重于群落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并未对6块热带山地雨林样地的物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善, 来源: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2002
历史观是祖国观、民族观的基础,祖国观、民族观是历史观的直接表现。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是树立正确的祖国观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祖国观,就能够正确处理民族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坚...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善, 来源: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2004
我州边远农村 ,尤其是边境地区的农村教育状况非常严峻 ,生源、教育经费不足 ,单亲无亲学生人数上升 ,流失生现象严重等 ,这些都是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善, 来源:山东纺织科技 年份:1996
叙述直流电机牵拉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自卷取的优点,并对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学位论文] 作者:李宗善,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年份:2009
滇西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是横断山脉的核心区域,也是印度季风湿润气团进入青藏高原的水汽通道。本文在这个关键区域进行了系统性的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以期阐述该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善,, 来源:地质职工教育 年份:1989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此,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也相应地蓬勃发展起来。发展成人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这个问...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善, 来源: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2002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了可以行使和它同级的一般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可行使自治权。12项自治权的行使将会极大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The organs o...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善, 来源: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2003
学习贯彻《自治条例》,加快我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学习贯彻《自治条例》要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
[会议论文] 作者:李宗善, 来源:北京生态学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 年份:2017
林线树种年表对温度正响应,林线以上灌丛表对温度负响应。林线树种对温度响应敏感性强、信号稳定;林线以上灌丛物种对温度响应敏感性弱、信号不稳定。...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善,李万寿, 来源: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2003
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状况关系到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全国差距十分明显,除少数民族地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之外,国家要给...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先国,李宗善,, 来源:地质职工教育 年份:1997
对于化学分析专业而言,要让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对多行业中各类物质进行分析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这一目的显然是很难达到的。这就要求教...
[期刊论文] 作者:杨磊, 张子豪, 李宗善,,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9
黄土高原大规模植被建设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大规模人工植被种植也造成了土壤水分的过度消耗,导致了土壤干燥化,成为当前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重要制约因...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晨欣,苏常红,李宗善,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1
在晋西北偏关县天峰坪镇蹄子沟和井沟对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暴露根系进行采样,通过分析根系导管细胞面积变化,判断出根系开始暴露的时间,并结合土壤表面高度变化信息,用基于根系年轮的土壤侵蚀测算方法计算土壤侵蚀量及速率.结果表明:蹄子沟和井沟的平均土......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军,李宗善,王晓春,,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17
树轮木质部解剖特征是树轮在细胞、亚细胞尺度上的表征,其往往能从微观尺度解释树轮宽度等宏观结构的变化。因此,探讨木质部解剖特征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可为年轮气候学统计结...
[期刊论文] 作者:任丽媛,李宗善,王晓春,,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9
紫花苜蓿作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要人工草本物种,对控制水土流失、植被固碳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生态作用;但是苜蓿草地在黄土高原普遍出现生长不可持续的特征,在第6年左右植被出现明显生长衰退现象。本研究在黄土高原4个降水梯度(280、4......
[期刊论文] 作者:汲玉河, 周广胜, 李宗善,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20
刺槐是黄土高原乡土树种,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和固碳功能。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实践中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刺槐林面积占沟壑丘陵区人工植树造林面积90%以上。由于种植时没有考虑刺槐的气候适宜性,一些地区的刺槐林出现了退化现象。本研究采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
[期刊论文] 作者:杨艳芬, 王兵, 王国梁, 李宗善,,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9
黄土高原地域广阔,水土流失区域差异显著。为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评估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模式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的成效性,需要对黄土高原进行区域划分。依据自然条件、水土...
[会议论文] 作者:李宗善,石松林,刘国华,傅伯杰, 来源:第四届中国树木年轮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根据川西卧龙地区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铁杉(Tsuga chinensis)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沿海拔梯度(2750 米~3700 米)年轮宽度资料,共计7 个采样点550 余根年...
[期刊论文] 作者:梁海斌, 史建伟, 李宗善, 牛俊杰,,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18
开展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土壤干燥化效应研究对该区域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晋西北五寨县张家坪林场3种不同林龄的人工柠条林为研究对象,对照撂荒地,分别对其201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