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李姝江,, 来源: 年份:2013
暗孢节菱孢菌是引起四川栽培区杂交竹梢枯病的新病原,其致病机理研究不深入,特别在该菌蛋白毒素方面的研究尚为空白。本论文以该病原为对象,在研究其蛋白毒素诱导因子基础上,...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 来源:电源世界 年份:2007
蓄电池在电器设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电源中广泛使用的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所谓失效,都直接表现为内阻增大、端电压升高、容量不足、使用性能明显下降等。直接影响蓄电......
[学位论文] 作者:李姝江,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2010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Hybrid bamboo blight)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节菱孢属的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 B.Elli)侵染所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害,已造成...
[会议论文] 作者:李姝江, 来源:第12届全国电源技术年会 年份:1997
该文以电子镇流器的各种激励电路和功率因数补偿电路为基础,系列地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加强电子镇流器自适应性的研究,才是避免荧光灯两端早期发黑,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会议论文] 作者:李姝江;, 来源:中国电源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1
本文从LED发光的原理入手,系统的介绍了白光LED的光谱成分,色温和显色指数,目前实现白光LED光谱成分丰富多彩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以及LED散热的技术的实现途径和方式。LED照明不应......
[会议论文] 作者:李姝江;, 来源: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3
本文基于一款防爆LED灯具工艺改进前后的温升对比试验,其测试数据表明,不改变现有灯具结构,仅改进工艺技术能够降低主要功率部件的工作温度,防爆密闭腔体内的温度分别下降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等,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15
摘要  本文在平板对峙法测定桑氏链霉菌突变株MV2和MV4拮抗活性的基础上,用不同有机溶剂对其发酵液和菌丝体进行萃取,采用孔洞法测定发酵液萃取物和菌丝体浸出物的抑菌活性,并分析活性物质的热、酸碱、光稳定性,耐储藏性和对福美双的耐受性;通过盆栽试验,探索突变株......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萍萍,,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年份:2011
该研究对四川省352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较重视,师生关系较好;在新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广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朱天辉,, 来源:四川林业科技 年份:2011
系统地介绍了大型真菌与立木腐朽的特点,包括大型真菌及立木腐朽的概念、立木腐朽的过程和分类、木腐菌的发病规律等;综述了主要的木腐菌和立木腐朽病及其研究进展;并在木腐...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朱天辉,,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12
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 grandis)梢枯病是长江中上游退耕还林毁灭性病害之一,可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经济损失。由于该病是近年来四川栽培...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朱天辉,,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12
为探明杂交竹梢枯病菌毒素蛋白的质膜结合位点及在不同品种的结合活性,在低压层析分离纯化毒素蛋白的基础上,以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毒素特异性抗血清,并将该蛋白用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朱天辉,,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3
以杂交竹梢枯病菌为研究对象,在运用单因素筛选最佳培养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诱导产毒的条件(温度、时间、pH、光照、瓶装量、接种量)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优诱导方案为:温度25......
[会议论文] 作者:朱天辉;李姝江;, 来源: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年份:2013
采用不同检测技术(如荧光偏振法、中性红法、氧电极法等)测定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对不同杂交竹品种(Bambusa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 grandis)嫩枝离体线粒体膜的流动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朱天辉,张兴华,,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14
为探讨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携带细菌在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选用二年生云南松苗木、从四川省松材线虫病病区分离到的拟松材线虫、线...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张兴华,朱天辉,,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13
以云南松濒临枯死木为对象,利用贝尔曼漏斗法获得植物寄生性线虫,借助形态学和PCR-RELF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拟松材线虫,在此基础上,对其所携带的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朱天辉,刘子雄,,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13
在测定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的土壤生物学性质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与转化酶、脲酶、纤维素酶、过......
[期刊论文] 作者:谯天敏,朱天辉,李姝江,,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11
通过抗生素标记法获得铜绿假单胞菌ZB27的抗氯霉素突变菌株,并运用喷雾和稀释平板法检测该菌的定殖能力及对杂交竹梢枯病的防控作用。结果表明,ZB27标记菌株抗氯霉素的浓度为...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天辉,李姝江,车冠男,,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采用液体震荡培养结合硫酸铵分级沉淀法获取蛋白类粗毒素研究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产毒条件。经浸渍法生物活性检测并以杂交竹病情指数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朱天辉,刘子雄,,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14
以两种退耕还林模式的桦木林地、苦竹林地和农耕地(对照)为对象,对各样地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数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姝江,朱天辉,崔晓亮,,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14
利用Dobereiner低氮培养基通过平板稀释法从四川核桃主产区的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高效固氮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到种,并研究其生物量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