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李处森, 来源: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年份:2005
裂解炉管是乙烯裂解装置的核心部件。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受到高温和还原气氛的作用,在炉管内壁产生结焦和渗碳,并造成炉管的失效。目前所用炉管材料主要是HP耐热钢,其结焦的主要原......
[会议论文] 作者:杜元龙,李处森, 来源:第十三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通过对冷轧钢板在高温、高湿的大气环境中锈蚀原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利用油-气两相缓蚀的方案来解决由于钢板表面防锈油涂覆不均而造成的严重腐蚀问题.本文阐述了气相防锈油D...
[期刊论文] 作者:李处森,杨院生,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年份:2004
叙述了碳气氛温度、金属材料种类及表面状态、构成碳源的气体种类、比例及流速等因素对金属材料结焦行为的影响 ,介绍了催化结焦的引发机理及其应用 .然后以FeCrNi合金为例 ,...
[期刊论文] 作者:李处森,于力,等,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年份:2001
对三种典型金属Ni、Cu、Cr及其氧化物膜NiO、CuO和Cr2O3在碳氢化物热裂解反应中的结焦特点和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的可能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在800℃条件下进行结焦加速实验...
[会议论文] 作者:方志刚,李处森,张劲松, 来源: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0
通过改进的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了具有宏观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的炭泡沫。研究表明,热解温度对炭泡沫的电导率有重要影响,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炭泡沫的电导率快速增加。炭泡沫的电导率对其吸波性能有直接的影响,电导率过大或过小时,炭泡沫的吸波性能均不佳,电导率为0.46S/......
[期刊论文] 作者:李处森,杨院生,于力, 来源:材料保护 年份:2001
由于加工石油的裂解装置由FeCrNi合金制造,其抗结焦性能差,因而采用玻璃涂层来提高FeCrNi合金材料的抗结焦能力。以HP炉管材料作为FeCrNi合金基体,制备玻璃涂层,并对玻璃涂层与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处森,于力,杨院生,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年份:2001
对三种典型金属Ni、Cu、Cr及其氧化物膜NiO、CuO和Cr2 O3 在碳氢化合物热裂解反应中的结焦特点和发生碳势还原反应的可能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 .在 80 0℃条件下进行结焦加...
[期刊论文] 作者:李处森,张学元,杜元龙, 来源: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年份:2001
通过对冷轧钢板在高温、高湿大气环境中锈蚀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利用油-气两相缓蚀的方案解决钢板表面防锈油涂覆不均造成的腐蚀问题.阐述了气相防锈油DZL的设计方案,通过......
[会议论文] 作者:方志刚,李处森,张洪涛,张劲松, 来源:功能材料 年份:2007
制备了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泡沫碳材料并研究了其吸波性能。结果表明:碳泡沫的电导率随着其热解温度的提高而增加。碳泡沫的电导率对其吸波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电导率从0.02S/c......
[期刊论文] 作者:李处森,杨院生,吴欣强,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年份:2002
对退役HP耐热钢裂解炉管结焦、渗碳状况进行了分析,藉加速结焦实验研究了耐热钢的初期结焦行为,推断出催化结焦促进结焦和渗碳的机制....
[期刊论文] 作者:方志刚,李处森,孙家言,张劲松,,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2010
利用网络分析仪连接矩形谐振腔组成材料电磁参数微扰法测试系统。由谐振腔微扰理论出发,得到以托管装载小样品测试时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的计算公式。对碳泡沫进行电磁参数...
[会议论文] 作者:方志刚[1]李处森[2]张劲松[2], 来源: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0
通过改进的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了具有宏观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的炭泡沫。研究表明,热解温度对炭泡沫的电导率有重要影响,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炭泡沫的电导率快速增加。炭泡沫的电导......
[期刊论文] 作者:方志刚,李处森,孙家言,张洪涛,张劲松,,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2010
通过有机泡沫浸渍/高温炭化和热压固化/高温炭化两种工艺分别制备了具有宏观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的SiC/C泡沫和显微三维连通多孔结构的SiC/C泡沫同质压制块。使用谐振腔微扰法对...
[期刊论文] 作者:甄国帅, 李处森, 慈言海, 王焱, 林立海, 来源:航空工程进展 年份:2022
受结构复杂、超大尺寸、制作工艺等多种条件的限制,超大尺寸共形吸波体装机应用后的雷达散射截面研究开展较少,亟需从仿真及试验两个方面加强研究。从超大尺寸共形吸波体的双马来酰亚胺材质隐身翼面前缘制作工艺和基于仿真评估的结构设计出发,对共形吸波体的分层结......
[会议论文] 作者:姚沛,钱余海,李万崇,李处森,左君,徐敬军,李美栓, 来源:第十一届无机材料结构、性能及测试表征技术研讨会 年份:202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