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叶鹏,李国华(审校),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200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成为较成熟的微创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相比,ERC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等优点,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及十二指肠壶腹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可......
[期刊论文] 作者:吴平安(综述),李国华(审校), 来源: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年份:2009
代谢活跃的糖酵解是恶性肿瘤的显著特征,是肿瘤发生恶性转化的生物能量学基础。临床上利用肿瘤细胞的这一特性.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来诊断恶性肿瘤。...
[期刊论文] 作者:王翀(综述),李国华(审校), 来源:江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9
1970年,Said S.I.等首次从猪的小肠中分离出具有强烈扩张血管作用的28肽.命名为血管活性肠肽(vasoae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现知其与胰泌素、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期刊论文] 作者:杨霞(综述),李国华(审校), 来源: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2009
血管活性肠肽(Vasoaetiveintestinal peptide,VIP)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又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免疫调节肽,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和生物学功能,包括调节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并在肿瘤......
[期刊论文] 作者:杨霞(综述),李国华(审校),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2009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由Goodwin等于1973年首次在牛胸腺细胞中发现,它是细胞核内一类水溶性强、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现高迁移率的小分子蛋白质...
[期刊论文] 作者:饶婷(综述),李国华(审校),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2020
消化性溃疡(PU)目前被公认是一种源于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下的疾病,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1]。Jones[2~4]提出,PU病人并发重度抑郁、焦虑心理。在生物医学模式转变...
[期刊论文] 作者:叶鹏(综述),李国华(审校),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201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成为较成熟的微创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相比,ERC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等优点,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及十二指肠壶腹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可......
[期刊论文] 作者:杨乐莹(综述),李国华(审校),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2012
树突状细胞(DC细胞1是体内最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目前发现DC既能启动初始免疫应答.也能负向调控免疫反应。DC细胞的这种免疫调节与DC表面的诸多受体分子,尤其是作为抗原受体......
[期刊论文] 作者:周锡进(综述),李国华(审校), 来源: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2013
巨噬细胞广泛参与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其表型和功能具有很大可塑性,在不同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可分化为经典活化(M1表型)和替代活化(M2表型),其中M2表型有免疫调节作用,参与诱导Th2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