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涵,, 来源: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年份:2014
遗产保护准则于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些准则或以宪章、建议、宣言、议案等等不同形式呈现,大都由诸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涵,,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2016
以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的大利侗寨为例,叙述传统村落的建设热潮对一个原本平静普通的村庄所产生的影响。在对村寨内最重要的两个公共建筑—鼓楼和风雨桥进行修缮改造的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涵,, 来源:建筑遗产 年份:2016
书籍信息:书名:建筑遗产的寓意作者:弗朗索瓦丝·萧伊译者:寇庆民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ISBN:97873022972221简介《建筑遗产的寓意》(L'allégorie du Patrimo...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涵,, 来源:世界遗产 年份:2015
位于山西省的平遥卉城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级城池之一,也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杰出案例。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伴随着大众对于遗产地价......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涵,,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2020
中国现存大量的传统村落,其保护利用的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遗产话语体系语境里突出价值的概念,并不适用于评估这些“日常的”“普通的”的乡村遗产的价值.日常景观关注...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涵,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年份:2021
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以屯田戍边政策对西南边疆地区进行统治和开发的特殊产物。“屯堡人”以汉族移民集团的后裔为族群主体,以明代“调北征南”的军事背景为共同历史记忆,在多元民族的黔中地区的喀斯特峰林盆地间的坝子落地生根,历经数百年繁衍出异......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涵,,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2016
考古遗址作为一种场所,通过对于场地的挖掘、保护、展示等各干预手段,改变并形成其场所特性,是受其时空活动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营造环境。同样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建筑遗产和考古...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涵,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年份:2021
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以屯田戍边政策对西南边疆地区进行统治和开发的特殊产物.“屯堡人”以汉族移民集团的后裔为族群主体,以明代“调北征南”的军事背景为共同历...
[期刊论文] 作者:宝慈, 来源:慈善 年份:2016
一、宝地宝坻,文化名区  宝坻,文化昌盛,民风淳朴,代有贤才,如袁了凡、李光涵;曲艺丰富,有评剧、京东大鼓……文坛精英,戏曲大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海峡旅游 年份:2016
李光涵  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  我们要根据区位、区域、资源状况区别地对待侗族村寨...
[期刊论文] 作者:齐莹, 李光涵,,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1997年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平遥的建筑遗产当中,比重最大但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单的传统民居院落近年逐渐呈现出无法满足当代生活需求、缺乏恰当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芃芃,李光涵,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年份:2021
屯堡是明代调北征南背景下产生于贵州的汉族聚落,广泛分布在今安顺市。以安顺市区为中心,现存屯堡可分为东门、西门两部分,二者虽同根同源但仍有较多相异之处。目前对于屯堡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东门屯堡,西门屯堡的研究成果较少。安顺西部普定县马官镇马官屯在整......
[期刊论文] 作者:李芃芃,李光涵,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年份:2021
屯堡是明代调北征南背景下产生于贵州的汉族聚落,广泛分布在今安顺市.以安顺市区为中心,现存屯堡可分为东门、西门两部分,二者虽同根同源但仍有较多相异之处.目前对于屯堡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韩素瑛,李汝倍(译),李光涵(校),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年份:2020
1韩国茶的历史韩国茶一般认为起源于Heo Hwang-ok的传说,她是印度Ayutta的公主,在嫁给Gaya国王Suro时从印度带去了茶种,于公元48年将茶籽洒在了Gimhae。然而,这个故事既未确...
[期刊论文] 作者:朱煜杰,燕海鸣,齐晓瑾,蒋亦凡,李光涵,李耕, 来源:建筑创作 年份:2020
2017年7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学学会主办第79次人类学论坛,以"田野回声一文化遗产的社会学人类学观点与争鸣"为题,邀请了几位活跃在文化遗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