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保昆,,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10
简介国际地震中心(ISC)的发展历史、主要任务、人员组成和出版物。对ISC出版的地震观测报告《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详细阐述其数据汇总和分析流程。...
[学位论文] 作者:李保昆,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年份:2001
该文主要是对于中国地震基本台网(大台网)的地震定位进行的研究.多年来Geiger法一直是经常使用的方法.Geiger法对安装始震源位置的依赖性较强,即需要一个较好的初始位置,但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保昆,,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7
“重新修定ISC的观测报告(1964-2010)”是ISC正在进行的重要项目.ISC最新的定位方法和技术ISCloc是该项目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它包含四个特点:使用所有的可基于ak135走时模...
[会议论文] 作者:李保昆,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本文介绍了国际地震中心(ISC)对全球地震观测资料的收集过程,在处理观测报告时,对数据的常规定位方法,及汇编地震报告具体步骤和出版周期。...
[期刊论文] 作者:S.C.Singh,李保昆,,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6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地震(Mw=9·3)是自有现代地震台网以来记录到的最强特大逆冲型地震之一。破裂从靠近锡默卢岛的3°N附近开始向北扩展大约1250km,直到安达曼群岛。大约...
[会议论文] 作者:李保昆,吴忠良,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年份:2011
  自然灾害发生后,为便于世界各国与灾害发生国之间迅速联络,从而实现快速的国际救援,建立国际联络网很有必要。经过努力,亚洲47个国家中,具有完整的联系机构和联系人员的国家已......
[期刊论文] 作者:陈培善,李保昆,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9
根据断裂力学破裂模式,发现峰值地震动加速度(PGA)、速度(PGV)和位移(PGD)均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量值τ0有强烈的依赖性。本文把τ0值定量地引入到PGD的预测方程,并同时考虑得到了PGD的优势频率fd对震级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培善,李保昆,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9
在研究构造环境应力场特征的过程中,发现构造环境剪应力场量值τ0对峰值地震动速度PGV有很大影响。用公式定量地把τ0值引入到PGV的预测方程中,得到新的预测方程CLB97v;并用观测资料证明了所得......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保昆,陈培善,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6
建立强地面运动衰减的经验关系时,至少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参数,即地震动参数,震源参数,传播介质参数和场地条件参数。该文首先阐述了影响地面运动的几个主要因素;评述了近年来发展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培善,李保昆,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年份:2002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average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for a region. Thus the average stress values of 19 regions in western USA, and 43 r...
[期刊论文] 作者:陈培善,白彤霞,李保昆,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3
针对过去计算b值的误差 ,提出了两条改进措施 :(1)采用统一的绝对震级标度 -矩震级标度MW ;(2 )舍弃缺失地震次数的点 ,然后用最小二乘拟合求得b值 ,使b值计算较准确 .据此 ,...
[期刊论文] 作者:S.C.Singh,李保昆(译),王椿镛(校),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6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地震(Mw=9.3)是自有现代地震台网以来记录到的最强特大逆冲型地震之一。破裂从靠近锡默卢岛的3°N附近开始向北扩展大约1250km,直到安达曼群岛。大约3...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保昆,陈培善,白彤霞,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5
在以前理论工作的基础上,导出了构造环境剪应力值对反应谱的影响.在美国知名学者Boore等建立的预测公式BJF94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预测公式CLB20.在CLB20中引进了应力场量值τ0对SA的影响项.BJF94主要是基于美国西部的强震观测资料作出的经验预测公式,而SEA99是......
[期刊论文] 作者:陈培善,白彤霞,李保昆,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2
提出了一种估计一个地区平均构造剪应力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选取哈佛大学公布的1977~1999年共15 993次地震的矩张量数据,估计了美国西部19个地区、中国和邻区43个地区(每个地区为10°X10°范围)的平均环境剪应力值.结果表明,美国西部南加州西部海域和南加州应力最......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保昆,陈培善,刘瑞丰,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4
概述了用我国数字化地震台网的资料测定的各种震级标度及相关问题。同时阐明矩震级标度MW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建议今后我国观测报告中给出新参数MW。...
[期刊论文] 作者:陈培善,白彤霞,李保昆,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年份:2002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average tectonic ambient shear stress value for a region. Thus the average stress values of 19 regions in western USA, and 43 regions (each region is 1010) in Chinese...
[期刊论文] 作者:陈培善,李保昆,白彤霞,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9
根据断裂力学破裂模式,发现峰值地震动加速度(PGA)、速度(PGV)和位移(PGD)均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量值了τ0有强烈的依赖性.本文把了τ0值定量地引入到PGD的预测方程中,并同时考虑得到了PGD的优势频率fd对震级的依赖性.基于以上两点改进,从理论上寻出了PGD的预测方程(CLB98d).......
[期刊论文] 作者:陈培善,李保昆,白彤霞,,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8
在分析了对峰值加速度 PGA 的影响因素之后,我们发现构造环境剪应力场参数τ_0对 PGA起了重要的作用,将τ_0引入 PGA 的预测公式中,同时考虑了 PGA 对频率的依赖性。大地震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保昆,除培善,白彤霞,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6
建立强地面运动衰减的经验关系时,至少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参数,即地震动参数、震源参数、传播介质参数和场地条件参数。该文首先阐述了影响地面运动的几个主要因素;评述了近年来发......
[会议论文] 作者:陈培善,李保昆,白彤霞,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