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英汉词汇的外层由明示的词音、词义等组成,直接参与交际活动,属于语言界;中层由意念的理据构成,管约着词语创制行为,属于认知界;里层由经验的社会因素聚成,是词汇和其理据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外国语文 年份:2015
首先提出词语理据学的构想,然后从前期成果、语料事实、关键术语、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角度,初步阐释如何从学科建设意义上推动它的有序发展。词语理据学上承名实之争的千年...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不少词语与释义包含着或显或隐的理据信息,可以进一步分为背景知识型、外来语型、隐喻型、内部形式型和释义型等五类。前三类一般有专门的元语提...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语用理论需要接受各种现实语言资源的验证.基于"非典"的语用分析表明,语言和人类经验之间具有互动性,语用意义就产生于这一过程.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等传统的语用观忽略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05
任意性不等于约定俗成,也不取决于说话人的自由选择,而是指所指(概念)和施指(音响形象)之间没有自然的、先验的和逻辑上的任何必然联系.任意性的对立面主要是象似性和理据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13
任意性与理据性的辩证关系贯穿包括原生词和继生词在内的古今语言研究。原生词理据不断湮没,终致难以考求,人们据此认为语言具有任意性。继生词的隐喻语义特别是内部形式的诞...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黑河学刊 年份:2009
教师授课,不但要具有常规教学法的基本功,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知识,采取不同的灵活具体的教学方法,即“非常规教学法”。非常规教学法是常规教学法的重要辅助手段...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理据”一词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意为“道理之所在”。《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该词并分别释义为“论据”与“理由,根据”。现在,“理据”已成为语言学中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作为语言符号的一种属性和语言研究的一种视野,理据性可以从语用角度考察。这样做有助于解决语言理据的历时存在与经验考证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理据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事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非任意性是任意性的反题,主要包括理据性和象似性。作为语言符号的重要原则,它体现在语言系统的诸多层面。就语用而言,非任意性能对语言运用情况进行全新解释,具体表现为语用理据......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字"本位持论者志于确定汉语运行的基础,认为"字"是汉语中最基本的音义结合的理据块。理据持论者则志于探究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动因,以"字"为探索语言理据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汉语研究一直重视词语理据的考释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近代以来因受语言任意论的冲击,汉语理据探求一度发生断层,既没有将其研究对象从古汉语单音词扩展至现代汉语双音...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重要的客观属性。从现代语言学发展到当代语言学的过程中,这一对客观属性被语言学家进行了理论升华,形成两种彼此关联的理论一任意论和理据论。因此......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2010
理据性和任意性都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一起构成"和而不同"的对立统一关系;理据论是理据性的理论升华,是人们借用心理学中的"动因"概念并从认知、功能、文化等角度来解释语言符...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20世纪80年代,语言像似论逐渐成型并对索绪尔任意说提出挑战,从而受到国际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通过王寅的引介、深化与发展,像似论和我国原生的语言理据学源流或互补或融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7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自第6版起开始标注词源,第8版则达到231条之多。这些词源大都(至少88%)具有理据性质,故已属理据信息范畴,从而反映着国内外词典编纂的新动态。因此,...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中国外语 年份:2008
理据性给意义生成提供了始源性的动力,也为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注入了自组织秩序,因此语言理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本体论角度讲,理据研究覆盖了语言...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任意说和理据说是关于语言符号性质的两种理论。任意说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可论证;理据说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有某种联系,可以论证。从索绪尔开创现代语言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国内的语言理据研究,历经古典阶段的萌芽产生与现代时期的停滞倒退,目前正处于给力的复兴之态。具体表现是实践方面,它已取得包括专著、词典、论文等在内的诸多成果,而理论上...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二占,,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9
字本位论从“字”这一最基本的音义结合的理据块寻求汉语的语法规律,理据论则以“字”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探究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的动,因。这两种理论都关系到语言编码的基本单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