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依明,李书靖, 来源:甘肃林业 年份:1998
六出花林依明李书靖省林业花协兰州月季园在榆中县苗圃,去年秋季引进六出花1000株,在日光温室内定植,今年3月下旬始花,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引种获得成功。六出花石蒜科,六出花属,多年生草本...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 来源:甘肃林业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81
火炬树(Rhus typhina L.)为漆树科漆树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12米,树皮黑褐色,稍具有不规则纵裂,小枝黄褐色披黄色长茸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长18—44厘米,小叶11—25...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83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它自然分布在北纬31°20′至43°33′之间,东径102°00′至124°45′之间,广达十二个省区。我省除河西走廊及其北山...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何虎林,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98
收集我国侧柏分布区内的种源71个。据在兰州,正宁,两当,张掖等6个试验点历时14a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山东泰安,河南确山,河北获鹿等优良种源树高,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8.8%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何虎林,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97
营造株行距1*1m、1*2m,2.5*3m不同造林密度的白检试验林,1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栽植密对林分的高生长影响不大,但对胸径生长影响非常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何虎林,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95
对我国侧柏自然分布区范围内23个种源在甘肃两个试验点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种源间幼林期的生长量、结实期及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种源与立地有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的高生长与年龄呈极......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王红梅,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2000
对侧柏单株产果量的15年测定结果表明,10-24龄的侧柏单株年产果理变幅在1.10-2.60kg之间,平均产果量为2.1kg,球果平地同种率12.85%,单株年产干种子0.27kg。侧柏植株结实有大年和小年,间隔期一般为1 ̄2年,但株间结实大小年出......
[会议论文] 作者:李书靖;何虎林;, 来源:全国第八次林木引种驯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7
通过对甘肃省落叶松引种造林的考察调查,以及20多株解析木综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具有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郁闭成林早等特性,在相同气候类型和立地条件的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于洪波,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1
甘肃省自然条件差,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中部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且集中在7、8、9三个月,持续干旱时间长,一般裸根苗造林由于风吹日晒,栽植后又...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周建文,,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84
白榆生长快、材质好、分布广、适应性强,是我国常见的速生阔叶用材树种,也是甘肃绿化造林的主要树种。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本省的白榆,普遍表现为生长缓慢、树冠扩展,干形弯...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党宏忠,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99
30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华北落叶松在甘肃大部分地区都可引种栽培,但引种效果差异很大,东南部地区引种造林生长速度快,增产潜力大,大夏河,祁连山等地造林效果差,20龄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
[期刊论文] 作者:林依明,李书靖,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99
月季繁育基地设榆中县三角城苗圃,近3年来,从河南,陕西,河北,江苏,辽宁和本省甘谷县引进各类月季3万余株,品种108个,通过实地观察,初选优良品种5个,月季园正按计划分年度实施,建有节能日光温室......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林依明,,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93
通过对油松等树种10多年种源研究的结果,说明不同种源对人工造林生长量以及对造林保存率和适应性的影响,从而论证了种源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冯克敏,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00
收集油松分布区范围内的种源45个,经两次全分布区及局部分布区历时18年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生长和适应性状差异显著,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高生长与年龄、冠幅呈极显著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李鸿瑞,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2000
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有同来源的油松家系后代生长差异不明显,同一来源的不同家系后代苗木生长量差异很大,生长最好的家系后代比生长最差的高生长大一倍以上,家系选择增益显著。油松......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周建文,刘健,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91
本文对油松两批种源(共36个)在甘肃四个试验点的生长等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极显著,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何虎林,王芳,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95
对我国侧柏自然分布区范围内23个种源在甘肃两个试验点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种源间幼林期的生长量、结实期及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种源与立地有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的高生长与年龄呈极......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何虎林,王芳,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97
营造株行距1×1m、1×2m、2.5×3m不同造林密度的白榆试验林,1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栽植密度对林分的高生长影响不大,但对胸径生长影响非常明显。2.5×3m密度的试验林比1×1m、1×2m密度的胸径生长大......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靖,何虎林,王芳,,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1996
油松种源局部分布区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生长量的差异仍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其变异幅度不如全分布区的大,但表现速生的种源与全分布区试验基本一致。综合3次试验得出,秦岭、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