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朱轶林, 来源: 年份:2015
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目前发现的CO2水合酶最快的催化剂,能够将CO2快速催化转换成HCO3-。将烟气中CO2利用CA酶催化吸收分离出来,可提高CO2的捕集速率,有效促进CO2的吸收,是至今发现最具有前景的CO2捕集应用技术。酶的固定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酶的稳......
[学位论文] 作者:朱轶林, 来源:天津大学 年份:2020
可再生能源的高效低成本和超低排放利用是当今能源转型的重点。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耦合碳捕集技术可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控制全球温升低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在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动力学模型中考虑冷却水循环,研究冷却水......
[期刊论文] 作者:朱轶, 林晖,, 来源:编辑学报 年份:2004
媒体融合是当下媒体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经历融合之后,诞生了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特点的"四全"媒体。从"四全"媒体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朱轶林, 李惟毅, 孙冠中,, 来源: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2018
由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热效率相对较低,冷凝过程放热量大,冷却水耗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大。研究中考虑冷却水循环,定义水泵耗功比为冷却水耗功与循环功的比值,对有机朗肯循环的...
[期刊论文] 作者:唐强, 朱轶林, 陈艳容, 宋赟, 卞海波,,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4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和戊二醛交联法固定碳酸酐酶,比较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并用固定化酶催化吸收CO2.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酶活力回收率是56.3%;最适反应温度为30℃,...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真,朱轶林,康利改,高峰,张靖, 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 年份:2021
电力能源系统的绿色发展关系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电力能源系统的定量可持续性评价是“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结构转型评价的关键工作.为定量统一分析不同发电技术的能量...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真,林伟,李成宇,朱轶林,张靖,高峰, 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 年份:2021
城市能源转型的量化评价有助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工业型城市能源系统的转型提供指导.但能源转型的综合评价面临多维度变量、多结构耦合以及多层次结构的挑战...
[期刊论文] 作者:朱轶林,张新敬,徐玉杰,丁捷,郭欢,陈海生,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2021
生物质热解气化可实现碳基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为准确预测生物质热解气化产率分布,贴合生物质热解气化真实转化过程,由生物质热解气化实测数据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综合计算法模型进行改进,按照综合计算法中热解段和固定碳气化反应段建......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真,康利改,张靖,赵伟,朱轶林,赵军, 来源:太阳能学报 年份:2021
基于能源互联网“三横四纵”的概念框架,该文按能量利用特征将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孕育、概念、起航和升华4个阶段,并梳理了各阶段对应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形态,即:1)孕育阶段,以基于能的梯级利用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产系统为主;2)概念阶段,以基于能的因地制......
[期刊论文] 作者:朱轶林, 李惟毅, 孙冠中, 唐强, 高静, 曹春辉,, 来源:化工进展 年份:2016
利用设计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回收船舶柴油机的排气能量,考虑冷却水循环,分析了蒸发温度、膨胀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定义经济性函数为系统所需总换热面积和净输出功的比值,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真,朱轶林,潘利生,李成宇,罗向龙,赵军, 来源:太阳能 年份:2020
有机朗肯循环是中低品位热能高效回收和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可以反映我国科研工作者对有机朗肯循环相关领域关键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基于国家自然科学...
[期刊论文] 作者:朱轶林,王永真,张新敬,李惟毅,李君,李浩杰, 来源:太阳能学报 年份:2021
构建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热电联供系统,定义供暖系数表征输入供暖系统和有机朗肯循环的能量分配关系,通过热力学分析和经济评价优化系统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升高蒸发温度,供暖系数减小;供热水/回水温度较高时,系统有较大供暖系数、(火用)效率和热效率,而发电......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真, 张靖, 潘崇超, 袁小雪, 吴小敬, 朱轶林, 景, 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 年份:2004
综合智慧能源作为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业态,已成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系统能效与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抓手。但当前综合智慧能源概念边界模糊,且具有多元主体博...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真,张靖,潘崇超,袁小雪,吴小敬,朱轶林,景锐,王子缘,康利, 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 年份:2021
[期刊论文] 作者:胡勇胜,马衍伟,刘语,苏伟,王青松,陈军,卓萍,肖立业,周学志,冯自平,蒋凯,尉海军,唐永炳,陈人杰,刘亚涛,张宇鑫,林曦鹏,郭欢,张涵,张长昆,胡东旭,容晓晖,张熊,金凯强,姜丽华,彭煜民,刘世奇,朱轶林,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0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