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朱粲粲,,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2021
土壤呼吸是土壤碳库和大气碳库之间碳流通最主要的途径和类型,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支出项,对气候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白云岩地区8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旱地、竹林地、灌木林地、针叶林地、阔叶林地及针......
[期刊论文] 作者:安丹,周忠发,朱粲粲,范宝祥,丁圣君,石亮星,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0
洞穴滴水作为喀斯特地区地表-地下二元结构之间的物质传输者,外界气候环境变化对滴水中各种指标将产生重要影响.作者于2018年7月-2019年10月对麻黄洞洞穴水进行了连续16个月...
[期刊论文] 作者:郑维熙,周忠发,朱粲粲,梅再美,汤云涛,安丹,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21
为揭示典型岩溶地区不同用地类型下土壤CO2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对白云岩分布的贵州绥阳双河洞地区6种典型用地的5、20、40和60 cm深度土壤CO2浓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并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
[期刊论文] 作者:范宝祥, 周忠发, 朱粲粲, 汪炎林, 薛冰清, 汤云涛,,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2020
在2017年9月30日-10月9日对贵州绥阳大风洞洞内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和洞外的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指标进行为期10天的连续自动监测,并结合监测期内游客量和当地降雨情况,利...
[期刊论文] 作者:安丹, 周忠发, 薛冰清, 杨恩林, 范宝祥, 朱粲粲,,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2019
洞穴分布特征及地貌演化研究是洞穴科普活动及洞穴旅游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了解九洞天景区洞穴系统大型串珠式天窗群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对溶洞的规模、形态、发育...
[期刊论文] 作者:安丹,周忠发,范宝祥,薛冰清,朱粲粲,石亮星,,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20
为探究岩溶关键带碳循环机制,揭示洞穴通风对洞穴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在2018年国庆期间对贵州绥阳大风洞洞内空气环境指标(温度、湿度、CO_2浓度)和滴水水化学指标(温度,pH值,EC,Ca~(2+),HCO~-_3)进行为期7 d的连续自动监测,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要素进行了综......
[期刊论文] 作者:汤云涛,周忠发,朱粲粲,汪炎林,薛冰清,范宝祥,,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19
[目的]探究白云岩洞穴上覆土壤渗透水—洞穴水水化学元素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揭示岩溶水Ca,Mg,Sr元素比值变化与洞外气候的响应关系。[方法]以贵州省绥阳县双河洞洞穴系统中的麻黄洞为研究对象,通过麻黄洞4个洞穴水点和上覆3个土壤点土壤渗透水的定期监测、采样......
[期刊论文] 作者:朱粲粲,周忠发,汪炎林,薛冰清,汤云涛,范宝祥, 来源:水文 年份:2021
为揭示岩溶洞穴滴水元素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外界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对贵州绥阳双河洞系支洞麻黄洞内3处滴水的Mg、Ca、Sr元素进行了为期13个月的监测。结果显示:(1)3个...
[期刊论文] 作者:朱粲粲,周忠发,汤云涛,薛冰清,范宝祥,郑维熙,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21
为揭示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白云岩地区表层土壤呼吸作用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利用土壤呼吸测量系统(SRS-SD2000,ADC,UK),在无降水影响下监测了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岩溶地区灌木林地、竹林、旱地和人工草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表层土壤呼吸通量......
[期刊论文] 作者:范宝祥,周忠发,安丹,闫利会,郑维熙,朱粲粲,,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21
通过对贵州绥阳麻黄洞洞内6处非典型钟乳石进行详细测量和统计学定量分析,描述其发育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形成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为:从发育形态上看,麻黄洞洞内非典型钟乳石共计分布6处,最大面积5.06 m~2,最小0.18 m~2,由于洞道结构的差异性......
[期刊论文] 作者:郑维熙,周忠发,朱粲粲,梅再美,石亮星,安丹,,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1
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的分布特征和时空差异,文章以贵州绥阳双河国家地质公园典型喀斯特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雨季和旱季对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表层、20 cm、40 cm、60 cm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运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丁圣君,周忠发,薛冰清,汤云涛,朱粲粲,安丹,范宝祥, 来源:水文 年份:2020
流域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是示踪水中主要离子来源和反映流域生物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手段。为探究岩溶地区流域水化学、稳定同位素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下的影响,2018年4月对贵...
[期刊论文] 作者:徐亚,周忠发,范宝祥,安丹,朱粲粲,冯崇玉,丁圣君,,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1
洞穴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力有限。为探究洞穴生态环境容量,文章以贵州绥阳双河洞系支洞——大风洞和响水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洞穴空气环境的长期监测分析,基于洞穴空气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洞穴生态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以CO_2作为测算指标,定量分析洞穴生......
[期刊论文] 作者:范宝祥,周忠发,薛冰清,汤云涛,汪炎林,朱粲粲,安丹, 来源:地球与环境 年份:2020
文章通过对大风洞2017年、2018年十一“黄金周”洞内外温度、CO2浓度、相对湿度、游客量等为期7天的连续监测,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个监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表明:(1)...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亮星,周忠发,范宝祥,汤云涛,闫利会,安丹,朱粲粲,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4
为探究喀斯特洞穴内部空气变化特征,揭示喀斯特洞穴通风效应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变化模式,于2016年1月~2019年6月间两个监测周期对贵州绥阳麻黄洞洞内外温度、湿度、C02浓度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范宝祥, 周忠发, 朱粲粲, 汪炎林, 薛冰清, 汤云涛, 田衷,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范宝祥,周忠发,朱粲粲,汪炎林,薛冰清,汤云涛,田衷珲,,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2020
在2017年9月30日-10月9日对贵州绥阳大风洞洞内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和洞外的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指标进行为期10天的连续自动监测,并结合监测期内游客量和当地降雨情况,利...
[期刊论文] 作者:汤云涛,周忠发,薛冰清,董慧,闫利会,朱粲粲,范宝祥,安丹,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20
为探究岩溶洞穴水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 CDIC)的变化特征、来源、影响因素及与主要水文地球化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逐月对贵州绥阳麻黄洞上覆土壤空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