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2010
朱曾柏(1931-),男,湖北省监利县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著名中医痰病学家。从小在药店当学徒,酷爱中医的他,干完了一天的活之后,每天必读《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濒湖脉学》、...
[期刊论文] 作者:冀振华,陈德忠,,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2010
朱曾柏是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也是《湖北中医杂志》创刊初期的首任负责人。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思想活跃,尤其注意汲取现代医学的长处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成...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中,,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2004
朱曾柏老师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内科和内伤热病.对广义痰病所导致的各种疑难杂重证,研究颇深,见解独特,且有专著问世.对治疗癫狂病,有其独到之处.笔者承受朱师教...
[期刊论文] 作者:沈霖,,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年份:1987
湖北名医朱曾柏,从痰论治男科疾病,疗效卓著。现将所记条贯成文,借以窥求朱师医道之一斑。一论男科痰病阐幽发微男科疾病,其因多端。有因于火、热、寒、湿,有因于脏腑气...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94
朱氏兴阳膏治疗阳萎的优势和特色朱曾柏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阳萎一症,中医多从补肾论治,就其治疗大法而论,也并不为错,但仅仅囿于补肾治阳萎是不够的,“时移则事易”(引自《老子》),如果...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95
三七妙用朱曾柏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三七,药效可靠(云南野生者尤佳),其止痛消瘀之适应症极广,应广其用;古代和当代本草及中药学医籍中所记载的性味、归经、主治、功效等等,远远没有将三...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94
因毒致癌及解毒治癌探析朱曾柏湖北中医学院(430061)笔者治癌始于70年代,历经艰辛,查阅大量有关治癌防癌书籍,并走访患者,增进治疗信心,终于在防治癌症摸出一定经验,尽了一份老中医的心意。中...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1996
论中国医痰病学说的形成及发展朱曾柏(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痰,中医分成两大类,一类由咳吐、咳咯而出,辨识诊治均不难,称之为外痰或狭义之痰;另一种是可以停滞、凝聚在机体上下内外、五...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96
从痰论治杂症琐谈朱曾柏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痰,中医在漫长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狭义之痰,二是广义之痰。狭义的痰多由咳唾而出,或由呕恶而出,或从孔窍皮肤渗泌而出...
[期刊论文] 作者:沈霖,杨艳萍, 来源:新中医 年份:1989
朱柏曾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二十余载,存期在延长生、提高生存质量、缩小瘤体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疗效。朱师认为,尽管导致癌瘤发生的原因多端,但一旦肿块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仁涛, 来源:湖北文史资料 年份:2004
这是未曾柏教授于1993年7月在参加美国洛杉矶召开的首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上,一举获得三枚金牌(论文《疑难杂症从痰论治》,朱氏6号药和朱氏止痛水)的殊荣后,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
[期刊论文] 作者:沈霖, 杨艳萍,,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1988
余跟师湖北名医朱曾柏教授侍诊六载,见先生临证善用两方,且疗效卓...
[期刊论文] 作者:沈仲圭,,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82
你志1982年第8期登载朱曾柏同志《阴火证治案选》一文。笔者读后,对朱同志的临床经验,立方遣药,甚为钦佩!惟其所治医案三则认为均是阴火之病,未敢赞同。爰写此文,以资研...
[期刊论文] 作者:何绍奇,,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82
最近拜读了朱曾柏同志的新作《论中医痰病学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获益不少。痰病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部分,是长期以来无数医家实践经验的结晶...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80
中医各种学术流派虽渊源于中医基本理论,但各种学术流派形成之后,又反过来为整理和提高中医药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途径,对提高医疗、教学、科研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4
机体衰老,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又涉及到许多领域,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方面的问题。比如:经济条件、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噪音戕伤、空气污染,以及人的情绪和人的品德等,都直接影......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85
主症:时时阳动易举。性交后阴茎肿胀。病情轻者,静养数日,肿胀缓解。病情重者,虽经施泄而阴茎仍然勃起。其尤甚者,可延续1~2天甚至更长时间不衰,患者既恐惧紧张,又羞于告...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新医药通讯 年份:1977
中医的痰病学说,以及关于诊断,治疗痰症的一整套理法方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它的形成和发展,紧紧建立在实践、认识、再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新中医 年份:2004
“脾胃内伤”学说是李杲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而“阴火”论、“甘温除热法”,以及在方药配伍上重补益阳气与升阳散火相结合,也是李杲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认...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曾柏,,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1987
痰病学说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发展迅速,广义痰病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又有临床实践性,已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作者从大量的文献中论述了痰病学的源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