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方文图, 来源:文物 年份:1981
《文物》1981年第1期朱捷元同志《明末郑成功所造铜炮》一文,将炮身铭文里的"世子"考为郑成功,似可商榷。据《明会要》,"世子"是王、郡王嫡长子的名号。...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博 年份:1987
卢兆荫同志撰写的《从考古发掘看唐代的金银“进奉”之风》一文,对唐代的金银“进奉”弊政的发生、发展及其危害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读后很受启发。联想到唐代...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物 年份:1984
【正】 1973在绥德县城北2公里处温家原落雁砭山顶,当地群众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清康熙年间马如龙夫妇合葬墓,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其中有一件五彩饕餮纹瓷方鼎,是很少见的珍品...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正】 1972年在陕西乾县发掘的唐乾陵陪葬墓章怀太子李贤墓出土一件有铭文的鸟兽纹铜镜,该墓的发掘简报中未作报道。镜厚胎平缘,半球形钮,钮座双线方格内饰莲瓣纹,主要纹饰...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物 年份:1982
1978年5月陕西永寿县永太公社孟村大队二队社员在该村附近平整土地时,发现鎏金铜钵一件、铜盆一件和隋代铜镜三面,随即送交陕西省博物馆收藏。据反映,这五件器物是一起...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博 年份:1984
唐代以前,白银已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或储藏手段等职能。因此,具有一定的形式是毫无疑问的。《汉书·武帝纪》载:“元狩四年冬,……有司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秦国杜虎符,系一九七三年西安南郊山门口公社北沈家桥村社员平整土地时发现,后入藏于陕西省博物馆。自此以后,虎符即引起国内各方面的重视,先后发表了几篇关于此符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博 年份:1986
关于唐代衡量制度的问题,我国不少学者如吴大澂、吴承恪、罗福颐、傅振伦等都作过论述或专著。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及杨东晨、卢建国《唐代衡制小识》等文,都...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南明时铸造的铜炮。此炮原放置在陕西省临潼县城的楼上,1953年由临潼县人民政府送交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炮系青铜所铸,身长210厘米,后膛大而前膛小,尾有球冠。炮身上有五处小箍,后膛有引火小孔。炮身有双耳,双鋬。鋬前的炮筒上,有细花嘉禾......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物 年份:1981
1953年,监潼县人民政府将放在原城楼上的一件南明铜炮送交陕西省博物馆。炮系青铜所铸,长2.10米。尾有球冠,通体有五处小箍。炮口直径21、弹膛口径11、口沿厚5厘米。双鋬高12、长8厘米(图一、二)。弹膛中部为砂石堵塞并生锈。炮身后部铸铭文三行:"钦命招讨大将......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物 年份:1977
陕西省博物馆藏有金贞祐三年(1215年)拾贯文交钞铜版一件。该版是1965年在西安附近出土的,高21、宽11,厚1厘米。钞版的背面有四个钉柱,右边的两个已残缺。正面四周以莲花、莲叶纹为栏,版头有"壹拾贯"三字;左栏外有"每纸工墨钱捌文足,纳旧换新减半"字一行。栏内......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物 年份:1979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一件"神平三年"杨伏生造鎏金弥勒铜像。此像造型优美,在其台座的后背刻有铸造的年代、造像者的姓名等发愿文。 "神平三年"鎏金弥勒铜像是解放前在西安西关机场工地发现的,1952年时归陕西省博物馆收藏。弥勒脸型清癯,眉眼细长,鼻高通于额际,戴花......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物 年份:1966
近几年来,陕西省博物馆在征集的历史文物中,发现不少是属于战国时期的秦器,今选其中的几件,介绍出来,供研究参考。一、器座一件。铜质、错金银。器底似喇叭形。身细长,靠器底处较为狭小,直口。上口径4.7、高26.8、底径14.5厘米,通体错金银旋涡纹(图版贰:1、2、4......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物 年份:1964
《考古》1964年第3期卢兆荫同志《关于西安北郊出土的唐代金花银盘》一文,对《文物》1963年第10期简讯《西安北郊发现唐代金花银盘》所录的铭文,提出质疑,似有讹误之处。为了证实情况,我......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 来源:文博 年份:1988
《文博》1987年第2期发表了《陕西发现一件两诏秦椭量》一文,把一件极为罕见而且具有一定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战国时期北私府半斗铜量详细地介绍出来,已引起我国有关学者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黑光,朱捷元,, 来源:考古 年份:1977
【正】 1967年7月,长安县沣西公社新旺村社员在村西北二百米处挖土时,于距地面深约2米处,挖出了铜盂和铜匜各一件。据反映,出土时铜匜放在盂内,铜盂倒置,似为窖藏器物。铜匝...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黑光,, 来源:考古 年份:1975
【正】 1974年1月,在长安县纪阳公社小苏村附近发现一批铜建筑构件(图一)。原物是在该村东南100米处的黄土坑内出土,距地面深为1.6米。和铜构件同出的还有秦代绳纹瓦残片等。...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黑光,, 来源:文物 年份:1964
陕西省博物馆最近征集到兴平县念流寨和临潼县武家屯出土的古代金饼,并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派人实地调查研究。兹分述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黑光,朱捷元,, 来源:文物 年份:1975
1965年春陕西绥德义合公社墕头村社员在该村对面的山坡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处窖藏青铜器。墕头村位于绥德县城东30公里处,东南距黄河约有10公里,山峦重叠,沟壑连绵,铜器出...
[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元;黑光, 来源:文物 年份:1966
1955年在西安南郊大学东路出土了船形银锭两件(图一,列表编号中的9、10),后由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送交陕西省博物馆收藏。1960年7月,西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