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12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制度旨在赋予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一种长久、无偿使用国有土地的福利,以满足住房人权的基本要求,使国民安居乐业。立法应以适宜居住的住宅观念为...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学 年份:2009
我国《物权法》关于地役权的规定深受土地公有制、房地分离制度以及多元化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影响。在理解地役权的客体、设立主体、从属性等问题时,绝不可生搬硬套其他国...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7
自罗马法到近现代一些重要的民法典,地役权概念始终保持了明确的内在规定性。地役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超政治体制和跨时空转换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其内在构造的客观性,即...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14
以年龄标准划一地确定自然人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有何种程度的民事行为能力,无论如何确定年龄界线,皆难免存在过分保护未成年人与交易相对人的合理信赖无法得到保护的双重局限...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07
我国私法学者研究信赖保护问题的理论来源主要有四个,允诺禁反悔理论、权利外观理论、富勒的信赖理论和缔约上过失理论。这些信赖保护理论在历史沿革、内涵及以及在特定法域...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4
我国现行民法是在两步走的民事立法策略指导下适应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于三十年间逐渐发展起来的。浓厚的经验主义立法思维,使现行民法不仅在内外体系两方面皆存在严重缺陷,而...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比较法研究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2
在规范法人代表机关或代表人的越权代表行为上,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立法与学说显现了明确的趋同之势,《合同法》第50条顺应此种趋势确立了代表权对善意相对人不存在任...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年份:2012
我国《合同法》第19条所作"要约不得撤销"的规定直接抄用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GS)第16条第2款。从立法史看,《联合国国际货物绡售合同公约》第16条第2款是折...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学 年份:2014
格式之战是随着格式条款在缔约中的广泛使用而产生的合同法问题。我国《合同法》在混合继受《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关于合同订立的规则时,照...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形象权是由隐私权演化而成的一项财产权,本质上是个人对其人格属性的商业价值享有的支配权。它只在美国近三十个州得到了明确承认,美国之外的英美法系国家或地区及大陆法系诸...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8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实质上应为违约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违约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严格责任的观点,在理论与事实两方面皆存在严重问题。无论是《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与《欧洲合...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9
欺诈在公法、私法中具有多样的规范意义。因旨在维护表意人的意思形成自由,法律行为范畴中的欺诈非立足于欺诈者,而是立足于受欺诈者进行规范设计的。因此,单纯的、对他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学 年份:2017
对于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在撤销权之外再赋予当事人一方一种变更法律行为的权利,不会直接产生权力意志妨害私人自治之弊,因为法院能否介入法律行为之中,完全取决于当事人一方是...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两款规定在规范逻辑上构成一般规定与补充规定的关系。第1款为监护人利益特别设立的减责规则,制造了受害人可能得不到完全赔偿的救济漏洞。为济第1款...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学 年份:2011
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旨在消灭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使国有土地所有权回复到圆满状态,以便利于土地的重新开发和利用。因此,在理解房屋征收补偿范围与标准时,应以...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9
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和善意取得制度是两种构造迥异的物之交易信赖保护机制。善意取得制度以占有不足以充分表征动产所有权为构造前提,以竭力衡量所有权人与善意第三人的利...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条第2款确立的拟制成年制度,既存在不顾未成年人之自主意思,以劳动收入之积极功能为据,强行将16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拟制为成年人的问题;又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年份:2006
根据《合同法重述》第90条的规定,被引诱的合理信赖可以作为强制执行允诺的基础。《合同法重述》的正式评论将该规定称为“允诺禁反悔”,这种允诺禁反悔在规则起源上看似受到...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广新,,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04
《物权法》第四、五编设置的"一般规定",并非法典编纂意义上的"总则性规定",而是一些功能各异的"杂项规定"。导致此种怪异立法的根本原由是,立法者未能认识到,在物权法定原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