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圣禾, 来源:浙江预防医学 年份:1995
感染性腹泻为人类常见病,尤其婴幼儿,估计每年发展中国家腹泻病例有35亿。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等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仍在全球发生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尤其儿童有...
[期刊论文] 作者: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年份:1976
作者等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附近农村选择无明显疾病的3~30月龄儿童303人,用Sabin Ⅰ型脊髓灰质炎疫苗进行试验,以疫苗病毒排出率及血清转化率测定接种效果,以观察非洲儿童口服...
[期刊论文] 作者: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年份:1978
病毒学检查首先用于诊断先天性及新生儿感染,其次用于呼吸道病毒的检侧.急性疹病(尤其是风疹或麻疹的出疹)在临床上不能诊断时可用病毒学检查.消化道疾病目前仍需病毒学检查...
[期刊论文] 作者: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年份:1974
(人与小白鼠对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人工预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Sabin倡用的日本乙型脑炎灭活鼠脑疫苗由于效果差且可能有致敏作用等原因而停用,在无有效疫苗前须考虑被动免...
[期刊论文] 作者: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生物制品分册 年份:1979
本文介绍几种新近研究的病毒疫苗以及目前常用的免疫方案。新的病毒疫苗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及疫苗:呼吸道合胞...
[期刊论文] 作者:朱圣禾,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期刊论文] 作者:胡智勇,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年份:1993
麻醉诱导可使NK细胞活性增加,手术创伤后NK细胞进一步增加,术后3~6天活性下降且低于术前水平。其机理主要是应激性内分泌分应。麻醉药对NK细胞作用较小;但氟烷对B淋巴细胞有一定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项哨,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88
1967年Friedman证明干扰素(IFN)结合至细胞表面是建立抗病毒状态的前提。1979年以来,由于引进高效液相层析、反向高效液相层析、亲和层析等纯化蛋白质的新技术,得到了足够量...
[期刊论文] 作者:王纯香,朱圣禾,, 来源:浙江肿瘤通讯 年份:1982
体内细胞受到物理(射线等)、化学(致癌剂)及生物因子(病毒、霉菌毒素等)的作用,影响细胞核内 DNA 上基因突变,导致整个细胞生物性质发生变化:失去正常细胞所具有的接触抑制,...
[期刊论文] 作者:孟继鸿,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年份:1989
病毒空斑技术有细胞单层法和琼脂细胞悬浮法,近年又建立了不需预制细胞单层的速成单层法。凝胶添加物的使用可促进空斑形成,显斑方法的改进包括采用荧光、酶标和放射性同位素...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良, 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年份:198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或无症状的免疫缺陷、亚临床症状、淋巴结病综合征、AIDS相关复杂症并发机会性感...
[期刊论文] 作者:章鑫明,朱圣禾,,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4
本文用SRBC和MRBC玫瑰花试验,结合ANAE染色,发现不同麻疹免疫史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中ANAE(+)细胞均在60~66%间;S-RFC内有80.5~86.0%为ANAE(+),而M-RFC内也有40~50%为ANAE(十)。...
[期刊论文] 作者:孟继鸿,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86
白细胞介素-2(IL2)主要由辅助T细胞分泌产生,除具有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维持T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功能外,尚能增强Tc、Ts、NK和K细胞的活性,诱导γ-干扰素和B细胞生长因子(BC...
[期刊论文] 作者:何霞萍,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88
Langerhans细胞(LC)主要分布于哺乳动物皮肤的表皮中,占表皮细胞的4~5%,也有少量分布于真皮、淋巴结、胸腺等处。在HE染色切片上呈现为亮细胞,与表皮中其他亮细胞难以严格区别...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良,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86
补体(C)是非特异免疫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近年众多资料表明,补体在特异性免疫中亦居重要地位.本文仅就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作一简介.一、补体在感应阶段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德旺,朱圣禾, 来源: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年份:1984
使用抗菌素后引起的肠炎,即所谓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霉菌性肠炎等),是由于抗药菌株过度增殖所致。近年来,在实验动物及临床病因方面,对与抗菌素有...
[期刊论文] 作者:秦启贤,朱圣禾,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56
[期刊论文] 作者:胡智勇(综述),朱圣禾(审校), 来源: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项哨,朱圣禾,胡昌荣,,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本文用1,3,4,6-四氯3α,6α-二苯甘脲(Iodogen)~(125)Ⅰ碘化法标记人α干扰素(Namalva).标记率50%左右,比放射性33.2μCi/μg蛋白质,用微量常规法测定,活性回收达80%.因Iodog...
[期刊论文] 作者:顾克洲,吴清明,朱圣禾,,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2
人类T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形成自然玫瑰花结,该试验已应用于临床,作为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之一。人淋巴细胞也能与小鼠或猴红细胞形成自然玫瑰花结,被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