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阿昌族男女恋爱自由,但婚姻的缔结必须由父母做主,因此,社会上普遍盛行拐婚的习俗,这是青年男女对父母包办婚姻的大胆叛逆和抗争;另一方面,阿昌族社会高昂的聘礼以及对恋爱男女婚前......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08
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术领域涉足性人类学研究的几位实践者都是研究少数民族婚姻家庭问题的代表性人物。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不同领域的性学研究者开始看到,性存在是多元的,在批判......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2003
法国年鉴学派的特点是坚持同各门社会科学对话与交流 ,历史人类学的出现就是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应对人类学挑战的结果。历史人类学主要用人类学的方法对长时段的集体无意识现...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12
昆明羊甫头墓地出土的造型精美的动物脚形器被定名为"鹰爪形木祖",然而从椭圆状圈纹和脚趾数量来看,云南青铜器上常见的猛兽图像与符号中也有相似的特征。在滇文化中最早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在嘉庆二十三年以前,清王朝在云南边地推进的"改土归流"遭遇到的阻力集中来自猡猡族群(滇东北)和猓黑族群(滇西南)。毋庸讳言,乾隆朝御制《皇清职贡图》对华夏边缘到缅甸王国的"中间......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阿昌族社会对于“性”的认知和态度往往与传宗接代的生殖观念糅合在一起。为了欢愉的性行为被严格控制,“性”变成了不涉及个人情欲的制造人口的工程。将性行为的生育功能推...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5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形象经常性地被强势话语所主导,而少数民族妇女的身体形象更成为此改变的重要表征。少数民族的他者形象大多由女性代表,并将女性表现为带有落后乡村特色却...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当彝族先民们还意识不到男女的交媾在人口繁殖中的决定作用时,图腾感生的神话便应运而生。当性生观念形成后,男女交媾的现实就取代了图腾感生神话,于是交媾仪式便伴随着彝族...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傣族青年恋爱自由,但严格禁止婚前发生性关系.傣族社会中男女婚姻的结合是以祭神之后才为合法的,这已成为两性结合的必经手续和仪式.婚前有性行为被视为神所不容,未婚先孕更...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9
作为“威楚故郡”最神秘的金矿硐与“碧霞神泉”相为盈缩的传闻很难再说清楚,但汉族移民对楚雄雁塔周边区域的战略性开发却经历了一个从“军用”到“民用”的转换过程。明初...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06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一般都实行割礼。割礼就是在男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时举行一定的仪式割去他们阴茎上过长的包皮。行过割礼之后,这个小男孩便成了一个穆斯林。割礼既...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7
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苗族社会普遍存在着巫蛊方面的民间信仰。有人幻想通过巫术使异性受到诱惑,认为此术可以感应并取悦异性。性爱巫术属于一种鲜为人知的“秘术”,其表现形...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4
傣族男女青年发生婚前性行为被视为神所不容 ,未婚先孕更被看作是一种触犯鬼神的现象 ,当事人要受到村寨头人的各种惩罚 ,还要祭祀寨神勐神以求神灵的宽恕。被社会所接受的性...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东南亚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7
云南梁河阿昌族原始宗教中的巫蛊信仰主要表现为“放歹”、“披拍鬼”和“扑死鬼”等几类。对于阿昌族来说,“歹”似乎是村寨不可缺少的东西,它会保佑村寨的平安,哪个寨子没...
[报纸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年份:2013
明清时期,云南地方的“淫乱”印象与华夏文化圈边界的拓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缅铃”的传闻大抵起源于元初的征缅战争,而流行于明清两代。对于汉化族群来说,云南及其徽外...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从明朝初年开始,大批汉族移民跟随远征的军队从江浙一带进入到西南地区,随之带来的邪恶神灵(如五通神等)被当地原住民贬称为"小神子"。在不同的族群文化和民间宗教快速嬗变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彝族民间以自然物候占卜吉凶的方法不胜枚举,而忌见动物交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民俗文化现象。按照民间的说法,目睹某些动物的交配行为是不祥之兆,要请人焚香化纸禳祓。在彝族民间......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明清以来的汉文典籍中有关妇女“蓄蛊”的蛮夷化书写与华夏文化圈边界的拓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建立以后,云南边地那些被诬蔑会放蛊害人致病的少数民族妇女很快便成为作家......
[期刊论文] 作者:朱和双,,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11
在整个清代,云南姚安府境内的民族种类中最引人注目者,当属“嫚且蛮”。“嫚且蛮”在音乐艺术上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已成为该族群的一种文化表征。随着汉文化的不断深入,“嫚且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