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伏先,高潮, 来源:钢管 年份:1999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9Cr-V-Nb-N淘素体耐热风在850 ̄1250℃,变形速率0.01 ̄10s^-1的变形条件下的再结晶行为。获得了9Cr-1Mo-V-Nb-N钢热变形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边界条件,作出了塑性图和再结晶图。......
[期刊论文] 作者:叶茂,朱伏先,, 来源:鞍钢技术 年份:1981
无模拉拔加工法的设想是在六十年代末期由 R·H·约翰逊、V·威斯和 R·A·柯特等人提出的。当时提出此设想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超塑性效应进行压力加工成型。呈现超塑性效应不...
[期刊论文] 作者:张永生,朱伏先, 来源:焊管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伏先,王国栋, 来源:焊管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张自成,朱伏先,,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2014
本文首次将趋于成熟的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钢)生产技术应用到钢管的生产领域,以冷拔钢管为原料,分别利用两阶段热处理和连续热处理两种方式成功开发出具有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
[期刊论文] 作者:张自成,朱伏先,, 来源:钢管 年份:2012
将已经趋于成熟的TRIP钢生产技术应用到钢管的生产领域,成功开发出具有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组织的薄壁TRIP钢无缝钢管,并利用普通拉伸、管端扩口、环形拉伸......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伏先,王国栋, 来源:辽宁冶金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孙卫华,朱伏先, 来源:钢铁 年份:1990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HC轧机和MKW轧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UC轧机和CVC轧机的特点,主要论述以小辊径化为基点开发的板形控制和工作辊水平稳定化两项关...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伏先,张明亚,, 来源:钢管 年份:2013
以初始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热轧Q345B无缝钢管为原料,通过中频感应热处理工艺,开发出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的双相钢无缝钢管,并通过循环处理工艺得到基体为超细晶组织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炳张,朱伏先, 来源:轧钢 年份:2010
以A36船板用钢拉伸试样的断口为研究对象,结合金相观察、扫描微观组织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了断口分层形成的原因。分析认为:钢板中部存在C、Si元素的偏析而形成大量珠光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艳梅,郑东升,朱伏先,, 来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以含Nb微合金化试验钢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不同精轧温度区间的轧制+层流冷却、空冷、超快冷的TMCP工艺获得了含有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以及少量残余奥氏体的显微组织.分析了...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伏先,李艳梅,吴颖, 来源:金属制品 年份:2003
根据国产PC钢棒出现脆性延迟断裂的种种现象,综合分析了PC钢棒氢致延迟断裂的形成条件:环境中的氢和拉应力分量的作用.指出FIP试验方法可作为国产PC钢棒的抗延迟断裂性能的评...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伏先,张自成,李艳梅,, 来源:钢管 年份:2010
随着钢管二次成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钢管为原料制造的轻体构件因具有质量轻、刚度好、节材节能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器及飞机制造等领域。随着管材二次成型技术对...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朋彦,朱伏先,王国栋,,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13
东北大学RAL实验室研究开发的新型“钢中夹杂物有利化控制”共性技术,将传统意义上属于有害的钢中夹杂物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使其成为有益的微细第二相并在钢中作为非自发形核......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东升,朱伏先,李艳梅,, 来源:钢铁研究学报 年份:2010
通过热轧试验研究了两阶段轧制+层流冷却、空冷、超快冷的TMCP工艺对高硅铌钢、高硅Nb-Ti钢、低硅Nb-Ti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轧控冷后的试验钢含有铁素体...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东升,朱伏先,李艳梅,刘勇,, 来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用MMS-2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含钒汽车大梁钢P510L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演变规律,采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建立了P510L的静态CCT曲线和动态CCT曲线,分析了变形条件、冷却...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朋彦,高彩茹,朱伏先,, 来源:热加工工艺 年份:2009
利用热模拟技术,对某钢厂新开发的一种60蚝级大热输入焊接用钢板进行了大热输入焊接热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次试制的钢板在焊接热输人为80kJ/cm时,具有合格性能,但焊接热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彭良贵,朱伏先,刘相华,,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2007
探讨了轧后冷却的柔性化控制,建立TCCT曲线与喷水冷却集管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冷却规程的自动执行和调整。这一柔性生产策略在HP295钢的屈强比降低工业实验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取......
[期刊论文] 作者:俞肇元,李艳梅,朱伏先, 来源:材料与冶金学报 年份:2002
对PC钢棒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强韧性及其组织和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屈强比主要受到淬火温度的影响,当回火温度控制在440~460℃时,能使强度和塑性达到最佳值.尽...
[期刊论文] 作者:董学新,朱伏先,王贵桥,, 来源:材料开发与应用 年份:2009
仪器化冲击试验机的发展使冲击试验过程可视化、定量化、数字化。通过对数千次冲击试验的曲线及数据分析,体会到除总冲击功外,还有屈服力、最大力、稳定裂纹扩展的出现、不稳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