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朱云集,,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2007
硫是小麦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随着农业生产中肥料种类的改变和作物产量的提高,尤其在过量施氮的情况下,氮、硫营养的不平衡势必影响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因此,本文以不同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云集, 来源:农村百事通 年份:2000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进行科技攻关,在河南省偃师市的攻关田里,经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验收,连续两年实现了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超600公斤的目标,并且...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云集, 来源:农家参谋 年份:1995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复种指数的提高,晚播麦田面积渐趋扩大,加之麦播期间常遇到不同程度的干旱或雨涝灾害,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麦田不能适期播种。 晚播小麦随...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云集,高明,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9
将不同萌发状态的小麦种子(吸胀、萌动、发芽)分别置于干燥壤土(含水量8%以下)中,经20,40,60d处理后,再恢复供水,发现发芽处理先从苦芽基部向上逐渐转绿,继而长出叶片,并长出新生根,各处理恢复生长......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万代,朱云集,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8
1996 ̄1997年度对6个有苗头的小麦高产新品种(系)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温麦6号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性状较好,是试验中唯一具有亩产超600kg潜力的品系;安阳93中6等3品种(系)成产要素基本协调,产量居中。......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云集,张三坤,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8
1995-1997年在超高产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小麦新品系温麦6号群,个体生长发育动态,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规律,并通过对氮肥不同基追比例,不同追氮时期等试验资料分析,初步提出了温麦6号实现9000kg.hm^-2以上产......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云集,王晨阳, 来源:麦类作物 年份:1997
本文在水培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铜对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铜浓度的提高,小麦胚根、次生根条数减少,总根长度、胚芽长度缩短。根体积、于重交对照减少,超......
[期刊论文] 作者:崔金梅,朱云集,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5
近年来,在小麦生产中,为了解决粒重不稳定的问题,不少地区在小麦生育后期,使用各类喷施剂来调节植株的代谢活动,以增强对自然灾害尤其是对干热风的抵抗能力。但是小麦应...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云集,崔金梅,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2
国内外应用示踪原子进行的肥料试验表明,小麦所需养分50—70%来源于土壤,30—50%来源于当季施入的肥料中。这表明,要实现小麦高产,土壤本身的肥力基础是主要的,但施肥运...
[期刊论文] 作者:谢迎新,朱云集,等,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3
为了研究硫肥对小麦群体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穗型品种的效应,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豫麦49(多穗型)和兰考906(大穗型)冬小麦品种进行了不同硫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云集,马元喜,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0
在水培和盆载条件下研究了砷对小麦根系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砷浓度的提高,小麦胚根、次生根条数减少,总根长度、胚芽长度缩短、根体积、干重也较对照冯少超氧物......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云集,马元喜,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在土壤水分逆境条件下,冬小麦根系某些形态,解剖结构及细胞超微结构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干旱条件下水麦根生长势弱,根尖距根毛区短;渍水条件下水麦根尖距根毛区明显较长,但分枝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晨阳,朱云集,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8
在小麦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追施时期追施量对籽粒产量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产小麦施氮量以240kg/hm^2,基追比例5:5为宜,追氮量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小麦产......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云集,刘卫群,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2000
冬小麦孕穗期叶面喷吡咯喹啉醌(PQQ)后,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片的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均提高,穗部小花败育减少,结实率提高。采用的3种浓度PQQ(50、100、170μmol·L^-1)中以50μmol&#......
[期刊论文] 作者:苏祯禄,朱云集,, 来源:河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4
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自交系在叶面积、穗位高、雄穗分枝数、叶向值、生育期、百粒宽等性状有显著的正相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不能作为预测杂交种产量的可靠指标,自交系的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云集,崔金梅,,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2
国内外应用示踪原子进行的肥料试验表明,小麦所需养分50—70%来源于土壤,30—50%来源于当季施入的肥料中。这表明,要实现小麦高产,土壤本身的肥力基础是主要的,但施肥运筹也...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强,朱云集,沈学善,,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2005
介绍了植物硫素吸收和同化途径以及硫、氮、碳等因素对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凡,朱云集,路玲,,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7
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综述了土壤中的硫素及其转化,主要从土壤硫的状况、土壤硫的循环、土壤硫的转化、微生物在土壤硫转化中的作用四方面,阐述了土壤有机硫和无机硫在土壤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向阳,朱云集,郭天财,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4
为了进一步探讨冠层温度作为衡量小麦代谢功能的指标在小麦品种(系)的选择和高产栽培中的作用,选用我国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安徽、四川、江苏8省的8个小麦品种在...
[期刊论文] 作者:马冬云,朱云集,等,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2
通过对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河南省小麦品质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环境对品质的影响显著,其中环境对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影响最大,基因型×环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