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丛茂,严翔,陈颜堂, 来源: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年份:2012
采用NbTi微合全化成分设计以及TMCP工艺轧制,在实验室成功研制了TMCP-FH36船体结构用钢。试验钢轧态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珠光体”,晶粒细小,综合力学性能完全满足船级社规范要......
[会议论文] 作者:官计生,周千学,朱丛茂, 来源: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4年会 年份:2014
通过微观组织分析方法对某中碳合金钢板坯切割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铸坯切割后自切割断面开始分为淬硬层、过渡区域以及基体3个区域,分别为马氏体组织、贝氏体组织、魏氏与珠光体混合组织.切割裂纹是马氏体间的显微裂纹在组织应力、热应力的作用下扩......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浮,黄治军,朱丛茂,胡家国,, 来源: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通过大线能量气电立焊焊接工艺性能试验、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及组织结构分析等,对武钢船用钢EH36W50的焊接性能及相关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焊接接头综合力学性能优良,淬硬倾...
[期刊论文] 作者:官计生,苏光浩,付勇涛,朱丛茂, 来源: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年份:2011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三种轧辊用高速钢的组织中碳化物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VC形态与高速钢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轧辊用高速钢组织包括马氏体基体,残余奥氏体和......
[期刊论文] 作者:范植金,罗国华,朱玉秀,朱丛茂,, 来源: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2009
为研究钢中添加稀土带来的夹杂物问题,采用金相夹杂物评级、电解夹杂分析以及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对经稀土处理的微合金化碳锰钢夹杂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铝...
[期刊论文] 作者:罗国华,范植金,朱玉秀,朱丛茂,, 来源: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研究了轧后不同快速冷却工艺对低碳低硅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轧后快冷返红温度为600℃时,试验钢的冲击韧性最好;返红温度为550℃时,钢的强度有所上升但塑性降低...
[期刊论文] 作者:何亚元,严翔,朱丛茂,周千学,, 来源:机械工程材料 年份:2016
对相同成分的550 MPa级高强韧船板钢进行了常规轧制和控制轧制,对比了轧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工艺轧制试验钢的组织均为铁素体+M/A岛;控制轧制试验钢的...
[期刊论文] 作者:何亚元,严翔,周千学,朱丛茂,, 来源:热加工工艺 年份:201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对热轧态和3种不同热处理状态的10Mn Ni Cr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韧性较差的M-A岛是影响10Mn Ni Cr钢性能的关键,经回火或正...
[会议论文] 作者:何亚元,严翔,朱丛茂,周千学, 来源:2015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15
采用常规力学性能检验设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轧制(AR)、控制轧制(CR)两种轧制工艺对相同成分体系下一种550MPa级高强韧船板用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轧制工艺的组织均为铁素体+MA岛,CR工艺组织晶粒较AR工艺细小,且C......
[会议论文] 作者:杨治争,朱丛茂,饶江平,黄成红, 来源: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5年会 年份:2015
以10CrNiCu钢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炼钢总厂二、三分厂不同的冶金工艺流程为基础,分析了工艺路线、设备状况、工艺参数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通过对铸坯夹杂物含量、内部质量及成品内部质量等的检验对比,得出了炉外精炼流程(工艺线路)的实质差异是造成铸坯夹杂物......
[会议论文] 作者:邹德辉,董汉雄,郭爱民,董中波,朱丛茂, 来源:2006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 年份:2006
本文对武钢桥梁用WQ490D钢板进行了实物性能分析,该钢具有优异的实物性能及冶金质量,是制造大跨度公路桥梁和大型钢结构的理想材料....
[会议论文] 作者:邹德辉,郭爱民,董汉雄,陈晓,董中波,朱丛茂, 来源:2006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 年份:2006
本文简要介绍了武钢高强度耐候桥梁系列钢的主要性能和特点.该系列钢采用超低碳针状组织设计,按TMCP工艺组织生产,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的低温韧性、优异焊接性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官计生,付勇涛,韩荣东,尹云洋,陈玮,朱丛茂,, 来源:武钢技术 年份:2012
对22SiMn2TiB钢连铸坯横向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坯柱状晶发达,晶间存在大量中间裂纹,且Ti、Mn元素偏聚于奥氏体晶界,使奥氏体晶界弱化。在矫直力、热应力作用下,中...
[期刊论文] 作者:尹云洋,方芳,严翔,朱丛茂,陈玮,罗国华,官计生,, 来源:材料热处理学报 年份:2004
石墨易切削钢是顺应易切削无铅、低硫这一发展趋势而产生。具有亚共析成分的钢种其石墨化过程一直较难,因此开发该钢种的关键是促进其石墨化过程。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成分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