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1998
现代新儒家伦理思想研究的一部力作曾小五在20世纪风云际会的伦理思潮中,现代新儒家无疑是较为重要的一脉。...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03
问题研究关于当前文化环境建设的若干思考姜晓梅 1 .1 4…………道德赏罚 :现象与概念曾小五 1 .1 7…………………………论道德权变的特征与类型 ——兼评对待道德权变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2007
现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潮论证环境物内在价值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借鉴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方法的个体主义价值论;二是试图背离西方个体主义传统的、建立在整体论基础之上的整体主...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3
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并不能简单归于所谓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信念,而主要是近代以来形成、发展并扩张开来的以非伦理的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人类非伦理的生存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4
道德赏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依赏罚施与的主体不同,它可分为自然赏罚、自我赏罚和社会赏罚。自然赏罚就是人的行为因遵循或违背了自然规律而引起的自然对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19
《中庸》围绕“性”作了四层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论述:一、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阐述什么是“致中和”的“中庸之道”;二、通过对“诚”及其与“性”之关系的阐述,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02
道德赏罚,简言之,是指道德生活中赏善罚恶的现象。 自道德现象产生起,道德生活就与赏善罚恶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一旦人类的道德生活从自在进入了自觉,人们也就开始了对道......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8
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道德原则(即"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和价值理念(即宗族主义和普遍主义)。由于这两种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哲学立场(自然主...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7
源于西方社会的“环境伦理革命”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并没有把自然物纳入道德关怀。因此,必须对“天人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14
中西哲学的分野不在其是持"天人合一"的观念还是持"主客二分"的立场,而在其"天人"观和"主客"观各有其特征和内涵的侧重。通过对先秦和古希腊哲学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先...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道德赏罚就是缘于主体行为或品质善恶的奖赏与惩罚。善恶与赏罚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加以阐释。从社会学的视角看,道德赏罚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03
自道德现象产生时起 ,人类的道德生活就与一定形式的制裁或赏罚紧密联系在一起。道德赏罚是道德功能的重要表现。基于当前人们对道德赏罚这一概念的混乱认识 ,本文陈述了道德...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中国医学伦理学 年份:2019
生命,从其发生发展的视角看,就是宇宙的普遍联系和无限运动在某个具体时空坐标点上的一种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无限、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伦理意义在...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6
无中心主义是有别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的环境伦理理念。该观念认为,人类应当担负起对人本身和自然环境的责任,这两种责任共同服从于对世界整体即“大我”...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道德情感是一种特殊的道德心理现象 ,它有着自身内在固有的深刻本质。正是这一固有的深刻本质 ,使得它表现出一系列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是道德情感的本质在道德情感活...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中国医学伦理学 年份:2017
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需要有健全的医疗体制为基础,同时也与医患双方的素质密不可分。对医者而言,如下“四心”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平等心”,即在内心把医患交往看作是一种平等的选......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从人性的角度看,道德根源于作为理性动物和社会动物的人的内在需要体系协调统一与全面实现的必然要求.纯粹道德是在抽去了各种个体差异的"普遍人"概念的基础上得出的.它是道...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道德情感的本质,是使道德情感成其为道德情感,并与别的情感现象相区分的道德情感自身内在的规定性;道德情感的产生,是各种生活情感单向性、排它性、膨胀性的必然要求;道德情感的本......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张世英先生认为,整个人类的思想发展史就好比一棵大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民族各国家的哲学都是这同一棵大树上的枝叶花果,整个世界哲学的发展遵循着一条确定的路径,所以,中...
[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五, 来源:中国医学伦理学 年份:2018
在概要梳理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揭示了其理论论证方面的三个主要问题:以铸造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寻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之间的矛盾;整体主义的理论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