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钟国发, 来源:新医学 年份:1991
作者近来连续诊治4例,取下的虫体造福建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经王墩清教授、曾国琦讲师鉴定,确诊为耻阴虱。报告如...
[期刊论文] 作者:曾国琦,, 来源: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3
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已被阐明,用这种肺吸虫感染第一或第二中间宿主亦获成功,然而在实验室尚没人能够完成它的生活史。本文著者首次报导了卫氏并殖吸虫完整生活史的实验室建...
[期刊论文] 作者:曾国琦,, 来源: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3
近来发现,在血吸虫病免疫学诊断的环卵沉淀(COP)反应中涉及的虫卵抗原有显著的热稳定性,有时观察到在虫卵内沉淀(Kamiya,1980)。虫卵抗原的这个特性,通过福马林固定的日本血...
[期刊论文] 作者:曾国琦,王静,, 来源: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1988
福建闽南地区民间曾用中药威灵仙治疗疟疾。为探讨其抗疟作用,我们对中药威灵仙进行了初步的动物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药物 (一)威灵仙:购自福州市回春医药...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静,曾国琦,, 来源: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1985
据国内外报道,新药吡喹酮(Praziquatel)对三种血吸虫病都有较好疗效。本实验采用吡喹酮、吡喹酮加己烯雌酚、吡喹酮加氯丙嗪引起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改变以观察其对疗效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静,曾国琦,, 来源: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3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PS)广泛分布于肝、脾、骨髓、血液等器官组织中,在人和动物的疟疾感染中这一细胞系统将始终参与活动。钟惠澜(1973)指出MPS系统的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对疟疾...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嘉,罗勤,曾国琦, 来源:中国标准化 年份:1999
本文从天然气的通用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和性质测量标准出发,用理论和实践阐述我国天然气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并分析了我国天然气标准体系的现状。结合我国天然气......
[期刊论文] 作者:曾国琦,王静,杨乃富,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份:1993
本文采用Bradford法的改良法,对感染伯氏鼠疟(P.b,ANKA株)及用酮替芬、青蒿素、放线菌酮、氯喹、威灵仙5种抗疟药治疗后小鼠血清ASP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感染疟疾小鼠血清...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静,曾国琦,林建银,, 来源: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本文应用垂直平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本省崇安岚谷地区的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苹果酸脱氢酶(MDH)、脂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三种酶的同工酶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林建银,曾国琦,王静, 来源:地方病通报 年份:1988
本文报道福建崇安地区的卫氏并殖吸虫形态、同工酶和染色体观察和分析的结果。1。根据囊蚴、成虫和虫卵的大小和形态,该地区的卫氏并殖吸虫有大小两种品系,但以小品系为主;2....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光英,曾国琦,谢曼凌,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年份:2002
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了人体寄生虫学学科面临的问题,探讨性地提出为了更好地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造型人才,进行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光英,陈豪,曾国琦,陈金富, 来源:海峡药学 年份:2002
目的观察不同品牌的透明胶带检出蠕形螨的效果与寻找有效药物.方法将不同品牌透明胶带粘贴在蠕形螨感染者面部过夜或白天粘贴胶带于面部90min,比较不同胶带、不同粘贴时间检...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静,曾国琦,叶庆林,林昌盛,, 来源: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本文研究动物感染日本血吸虫及毗喹酮治疗过程中血清酸溶性蛋白(ASP)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家兔感染早期,血清ASP浓度明显升高,中期降至正常水平,末期再次明显升高,感染...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静,曾国琦,叶庆林,林昌盛,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9
本文报告感染日本血吸虫动物的血清酸溶性蛋白(ASP)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吡喹酮抗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与血清ASP的关系,以探讨血清ASP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病程和疗效观察指标的实...
[期刊论文] 作者:陈金富, 刘光英, 曾国琦, 温旺荣,, 来源: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光,沙人珏,曾国琦,苏庆平,洪凌仙,, 来源:福建医大学报 年份:1980
钩虫病是我国南方广大农村的常见病,有待限期消灭。为把防治钩虫病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而进行人钩虫的动物模型研究,国内外都还在摸索之中。日本以二种人钩虫感染幼犬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