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金易,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6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创始人之一、著名学者曾保泉同志于一九九六年七月廿八日在北京不幸病逝。八月三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曾保泉同志遗体告别仪...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6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北京楹联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及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会员,红学与楹联研究专家曾保泉先生,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1996...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6
记我所的一位好同志——曾保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96年7月28日,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同志深感悲伤的日子。这个所建立18年,已有数位老同志退休,在职的平均年龄也不小了,几...
[期刊论文] 作者:侯文岚,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7
保泉先生突然撒手西去的噩耗,是后来从雨生老友寄来的材料中得知的,令我实在感到意外。想起几年来与保泉先生一起研究如何开展北京市的楹联工作,一起评联,一起去房山怀柔、...
[期刊论文] 作者:边际,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6
本书作者曾保泉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红楼梦》的研究,尤其是曹雪芹家世生平与大观园的研究.他在广泛收集曹家家世与曹雪芹生平的有关史料、著述及争鸣文章的同时,又实地...
[期刊论文] 作者:咸丰收,,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0
知道望江楼上悬挂着半副绝对是在十几年前,那时还在求学,因为喜欢古典文学中的对联,曾经找来顾平旦、曾保泉两位老师编著的《对联欣赏》细细研读,读到“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
[期刊论文] 作者:曾保泉,,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乾隆时诗人永忠以“传神文笔足千秋”的诗句,推许曹雪芹及其创作的《红楼梦》。我这里借用作文章的题目,是以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一部“传神文笔足千秋”的不朽...
[期刊论文] 作者:曾保泉,,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正】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宋浩庆先生的专著《红楼梦探——对后四十回的研究与赏析》问世,似给红学界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红楼梦》是一部举世皆知的伟大作品。然而...
[期刊论文] 作者:曾保泉,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0
【正】 在我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但那时候,“小说”的概念并不与后来相同,不过是指琐屑之言。直至东汉时的桓谭,也认为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曾保泉, 来源:前线 年份:1984
北京南城有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公园——陶然亭公园,这是解放后人民政府以历史悠久的陶然亭为中心而修建的。陶然亭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是燕国人民的聚居地。八百多年前的辽、金...
[期刊论文] 作者:曾保泉,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80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给我们留下一部杰出的作品《红楼梦》(还没有最后完成),这部《红楼梦》,被人们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在这部作品中,曹雪芹对于小说、戏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1994
1984年12月,常江与马萧萧、顾平旦、曾保泉等人应邀到北京保温瓶工业公司参加书画活动。几人夜里闲暇之中,凑成一副题保温瓶的数字联: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 孤胆敢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6
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八日,联坛突然遭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我们的副会长曾保泉先生,因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八月二日,当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与保泉先生最后告别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6
这是继曾保泉副会长七月二十八日逝世后,中国楹联界的重大损失。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顾平旦, 曾保泉,,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7
一艺术是相通的《红楼梦》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的古典小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了一个匠心独运的、新巧而豪华的园林——大观园。人们读《红楼梦》,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