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兴龙,, 来源:美与时代 年份:2007
按照"诗性主体"的活动轨迹,"江南文化"区域除苏南、浙江及徽南外,还应包括江西、扬州、闽北.在概括江南文化的特征时,应该把握住审美的维度,没有审美就等于没有抓住江南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白居易少年避乱旅居吴越,不仅熟悉了江南的风土人情,还得到了江南文化精神的熏陶,进而产生自觉认同。青年时到宣州应乡试被荐举,实现了人生的重要跨越。晚年刺守杭州苏州,安...
[学位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 年份:2003
江南文化是在吴越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重要的区域文化,总体上经历了由尚武到崇文的转变。其发展与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过程紧密相连。江南文化具有鲜明的柔......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对唐代主要江南文学家族的分布与构成以及其家学源流进行深入清理、辨析。唐代江南文学中心的形成,与江南文学家族兴盛有密切关系,而深厚家学渊源又是文学家族形成的重要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8
"江南"在先秦及秦汉典籍中,泛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包括今湖南、江西及湖北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魏晋南朝时则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尤其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唐代...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创建于1973年,是湖北师范大学前身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最早建立的两个学科之一。得益于华中师院的深厚学术传统以及雄厚师资力量,本学科建设之初即有...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阎立本孙阎仲连、萧瑀孙萧守规墓志在洛阳出土,为唐代萧氏家族研究提供了新史料。阎仲连妻萧氏为唐初大臣萧瑀之曾孙女。萧氏父亲萧守道任通事舍人、襄州长史等职。萧守规妻...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6
商周以前是江南文化的发轫期,春秋战国是发展成型期,秦汉为过渡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是转型发展期。江南文化总体特征经历了由尚武向崇文、文化地位经历了由偏远到成为中心的转...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本文所说的意象指抽象主观的“意”与具体客观的“象”的统一,是诗人主观审美思想与情感和审美客体的交融,是诗的基本构成单位.孟郊是中唐诗歌革新的代表作家,其诗所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5
唐文人词作家中江南籍占有很大的比例,非江南籍的词人往往也有过江南生活的经历。许多词调最初产生或流行于江南,江南歌女在词的传播中有着重要作用。南朝吴声歌曲对传统词风...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6
文人漫游是唐代颇为流行的社会风尚,江南地区是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表现江南清新秀丽的诗歌构成了唐代山水诗的重要内容。江南自然风物对唐人创作有直接感发作用,其作品融入...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1
本文对唐五代江南地区诗歌创作的作者人数、分布地域、存诗数量等作了详细调查 ,并由此对当时江南诗人诗歌创作的区域特点作了概括...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中唐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个转折时代,诗歌开始从雄浑优美的盛唐诗向透辟理致的宋诗过渡,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突破与创新时期,在艺术上出现了众多的风格流派....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献目录分类的准备阶段,出现了重要的学科及学术分类观念;两汉时期是文献目录的创制阶段,刘向、刘歆、班固等人始创立具体实用的目录体制;魏晋至隋唐为文献目...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2
唐地方行政级制伴随着一系列使职的设置与发挥作用而发展演变.初唐在正常官制之外临时差遣巡察、安抚等特使,对两级行政制带来的问题进行补救;玄宗时按道广置采访等使,使职已...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唐代愤世嫉俗诗大致可分为普通文士和诗僧愤世嫉俗诗两类.文士多从政治制度层面揭露朝廷与世俗社会的弊端,抒发怀才不遇穷悉坎坷的悲愤,旨在批判社会发泄不满,以期改革政治....
[期刊论文] 作者:景遐东,,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吴体诗是带有明显吴中地域特色的诗歌体式,又与梁吴均体有一脉相承之关系。形式上主要是拗体七律;声韵上常平仄不遵格律,形成拗口屈曲的特点;音节上激越浏亮与吴声俗曲类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