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有”字句研究易正中一“有”字是现代汉语中用法比较特殊的动词。它是动词,但不表示行为、动作;它表示的是事物的某种关系,或表领属关系,或表存在,或表评价。“有”字在语义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2014
本文运用反预期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功能句型"亏你VP"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语用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动因。通过分析表明,该句型主要表示"反预期"意义,句型的生成是"糅...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以"看谁还敢Vp"和"我让你Vp"为例,从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及语用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惩戒"功能句型进行了探讨。其中的"X"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动词短语。"看谁还敢Vp"和"我让你Vp...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年份:2009
"就"表示事件对时间规律或标准、事物对数量规律的偏离,是表示特例的语法标记。"就"的语法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首先是从动词虚化为副词,然后副词的意义进一步虚化。...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3
本文以"小心X"和"该X了"为例,从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及语用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提醒"语句句型进行了探讨。构式中的"X"既可以名词短语,也可以动词短语或主谓短语。"小心X"主要用...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副词"才"表示对某种规律或参照标准的偏离,是例外的语法标记。根据"才"的分布情况,"才"的义项可以划分为:1)表示少量;2)表示大量;3)表示唯一条件或原因下的结果;4)用于特殊句...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13
根据"反预期"理论,"哪里是A,而是B"构式从语义来说,它主要表示三种意思:1)不是A,是B;2)形为A,实为B;3)不仅仅A,而且B。在语用方面,它往往通过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以增强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14
"作为NP,(S)VP"构式表达的是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某种预期;构式中的"NP"与"VP"之间存在着相对固定的联系;该构式具有主观性、能产性等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份:2014
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构式"N就是N"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语用特征、生成机制以及认知框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构式为判断句式,表示预期信息义,具有主观性、丰...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年份:2013
"小+姓+哥/姐"是在湖南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一种面称方式。本文分析了这一面称方式兴起与流行的原因、构成方式、感情色彩、语用功能、形成原因以及运用规则,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年份:2003
经济原则是语言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不但影响造词法,而且对句法有制约作用。提取公因子法就是在经济原则的影响下产生的。本文对提取公因子造词法的类型、构词原则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3
本文对“老/小+姓+亲属称谓”的构成方式、组合形式、形成原因及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该面称形式是由“老/小+姓”和“姓+亲属称谓”并用而形成的,具有识别功能强、内涵丰富等...
[学位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 年份:2017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以实时全息记录和显示为应用背景的液晶光折变效应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近十多年,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表面等离激元在微纳光学器件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引来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目光。本课题将总......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13
摘 要:“小+姓+哥/姐”是在湖南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一种面称方式。本文分析了这一面称方式兴起与流行的原因、构成方式、感情色彩、语用功能、形成原因以及运用规则,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称谓语 面称 小+姓氏+哥/姐 面称规则  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侯颖,, 来源:南开语言学刊 年份:2013
“才”表示的是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表示对某种规律或参照标准的偏离,是表示特例的语法标记。对规律和标准的偏离可以朝两个相反方向进行,所以“才”可以表示两种相反的意...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王立杰,,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章对"说实话"由句内成分到句外成分的演变过程及其作为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说实话"的虚化经历了行域、知域和言域3个阶段;其之所以虚化为话语标记,有...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王立杰,,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11
"再说"最早出现在六朝,作动词短语;宋元时期作短语的用法逐渐增多,明清时期普遍运用。"再说"作动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到清代运用得比较普遍;作为连词,在清代时才出现。短语"再说"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杨年保,,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15
"不V白不V"构式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相当于"(即使/如果)不V,(也)白不V"。它通过否定之否定达到对"V"的肯定,其构式义为:"应该V"。该构式的形成机制是结构的"紧缩"和语义的"压缩"。......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 杨少芳,, 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9
“难怪”最早出现在元代。在元明时期,“难怪”多带体词宾语,作为动词短语使用。到清代,出现了大量“难怪+主谓短语”的用法,其中主谓短语表示消极意义。到清代晚期,“难怪”后面的......
[期刊论文] 作者:易正中,王立杰,,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14
"终于"经历了由跨层结构"动+介"到副词的词汇化过程。先秦时期,"终于"连用的情况就已经出现;两汉时期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从隋唐五代一直到清朝,作副词的用法也基本成熟;现代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