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4
西南政法大学80后学者施鹏鹏,是重庆市政协委员。他今年在审议当地检察院报告时看出了问题。他表示.报告的写法非常考究,完全可以颠倒对错。例如,检察院将依法撤回公诉案件数量当...
[期刊论文] 作者:叶露, 来源: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年份:2012
掌握4门外语,国内外两所名校博士学位,获法国外交部“埃菲尔奖学金”,出版个人专著2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重庆“五四青年”奖章......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法国检察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刑事侦查监督、刑事执行监督、民事、行政诉讼监督以及诉讼外监督。与中国相比,法国检察监督制度在理论上更明晰,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自我矫正"能力...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4
欧陆的刑事既判力理论源于罗马法,指刑事既决事由所创设的稳定诉讼状态,包括既决事项的实质确定力和程序结果的自缚力。刑事既判力旨在解决刑事判决生效后既决事由的效力范围...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2010
即便在欧陆国家,法国律师制度都较具特色: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严谨的律师行会制度与律师业务制度、严密的权利义务体系以及严厉的律师纪律惩诫制度。但这种特色未必表现为一...
[学位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 年份:2007
从世界范围内看,普通民众参与司法审判(Lay Participation)的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平民法官”模式(Mode of Lay Judge),即由非职业法官直接进行案件审理,例如英国和意大利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4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①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具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因此,无论基于查明案件真相,还是基于保障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被告人到庭或出庭是各国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2018
"三项规程"是最高法院为贯彻庭审实质化而出台的重要规范性文件。从试点单位所反馈的情况看,"三项规程"所面临的核心争议较为集中,主要包括:审前会议的核心功能应为解决程序...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年份:2017
改革后监察委员会所主导的新职务犯罪侦查体制呈现了非常鲜明的特点,其一,一改以往"多头反腐"的局面,提高了职务犯罪侦查主体的地位,确保反腐朝纵深方向发展;其二,保留并...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10
法国刑事程序无效理论的根本理念便是在刑事诉讼中设立刚性的程序规则,杜绝各种损及公共秩序及基本人权的违法侦查、预审乃至裁判行为。立法、判例及学说在此一理论的形成及...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11
晚近以来,有组织犯罪因其结构严密、隐蔽性强、危害极大而引起法国政府的高度关注。2003年起,决策者开始全面反思法国现有的反有组织犯罪对策,力图从刑事政策、刑事实体法、...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学海 年份:2007
传统学说倾向于将陪审制和参审制对立起来,甚至将两者的区别作为区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重要标志。勿庸讳言,陪审制和参审制存在结构差异和功能差异,但两者的共性更为卓著,...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07
近几年来,辩诉交易程序在欧陆出现了"普适化"的趋势。1989年,意大利在《刑事诉讼法典》中引入了意大利式的辩诉交易制度,成为欧洲大陆第一个引入辩诉交易制度的国家。2003年6...
[学位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 年份:2004
人民陪审制目前在中国许多地方已经名存实亡,即使存在,也常常是作为减少职业法官占用从而提高法院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面对这种情况,国内学术界的态度不一。其中,“废除论”者和......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2015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对于推进司法民主,保障司法公正,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地发挥人民陪审员在审判中的作用,有助于充分发挥庭审功能,推动建立...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中国刑事诉讼再修改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不少改革举措颇具亮点,值得称道。但改革面临诸多障碍,可能抵消预期的成果,亦可能限制刑事程序的进一步发展。从转型国家刑事诉讼改革......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4
德国刑事诉讼的主导原则是实质真实,这也是职权主义国家区别于当事人主义国家的核心特质。实质真实的传统从中世纪起便在德国生根发芽,经历了传统职权主义、拿破仑法典所构建...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16
自十三世纪起,欧洲各主要国家的立法者相继在刑事证据立法上确立了十分精确的证明力等级体系,详细规定了每种证据形式的可采性、不同种类证据在诉讼中的证明力以及证据间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年份:2008
为克服效率低下所导致的法庭堵塞,法国立法者于1999年设立了刑事调解制度。但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仅对刑事调解程序的基本制度框架进行原则性的规定,更多的实施细则由各地检察机...
[报纸论文] 作者:施鹏鹏,, 来源: 年份:2004
非自然形式的“鬼魅”寄托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忧虑,并在非理性世界中寻求替代象征物,以获得暂时的想象性解决。而程序正义则应在“不完美”与“怨念”之间...
相关搜索: